低碳能源领域作为第五届进博会的重要议题之一,诞生了跨国巨头与本土大型能源集团的多项大手笔合作。在能源领域具有领先技术优势的德国企业成为低碳能源展台的亮点。
具有多年历史的蒂森克虏伯在进博会上与国家能源集团、中国大唐集团签署多项协议,就风电、氢能、绿色化工及其相关生产、储运、应用、协同等方面展开合作,共同探索包括超低排放、碳捕捉利用、混氨燃烧发电等减排技术。
为进一步打通产业链,蒂森克虏伯还与山东滨化集团在聚醚及聚氨酯新材料领域深入合作,打破下游产业结构壁垒,实现PO-PPG-PU一体化产业链重点突破,以应对国内外市场对聚醚多元醇的巨大需求,加速实现从技术研发到产品转化的流程。
在特种化学品领域,德国赢创在此次进博会上与中化(浙江)旗下公司签署协议,将合作开发二氧化碳捕集和循环利用整体解决方案,联合开展二氧化碳捕集绿碳循环产业项目,首个应用场景为水泥行业。
赢创还首次在全球范围内展示了3款中国本土研发的锂离子电池解决方案,可满足电动汽车行业的关键需求。赢创大中华区总裁夏赋良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赢创已经在上海成立了全球首个锂离子电池中心,并于近日正式投入运营。该中心聚焦电池正负极材料与隔膜材料以及电极制备技术等领域,可为快速发展的锂离子电池行业提供定制解决方案。
中国高速发展的新能源电动汽车领域正在给跨国公司带来新的机遇。德国最大的聚合物厂商之一科思创在进博会上与中国新能源汽车厂商高合汽车签署合作协议,将把该公司技术领先的低碳工程塑料、部分生物基固化剂和含可再生原材料的聚氨酯胶粘剂等产品应用于高合汽车未来更多新车型。
就在进博会开幕前,德国总理朔尔茨率代表团访华,其中就包括西门子、瓦克化学等工业企业CEO,这也将推动中德在工业能源技术领域的合作。
蒂森克虏伯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高岩博士在进博会期间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仍然是一个重要的战略市场。蒂森克虏伯在中国过去几年投资的主要领域集中于风电、汽车等,因为我们看到即便受到疫情影响,这些领域的市场仍在增长。我们未来在中国的发展也会继续遵循这样的增长趋势来进行投资。”
据他介绍,中国的汽车业务占蒂森克虏伯全球汽车业务比重约20%,这得益于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发展。“全球每年新增汽车销售中,有大约30%的增量是来自中国市场,中国汽车市场的增长仍然惊人。”高岩说道。
高岩还特别提到了氢能技术在中国面临的机遇,蒂森克虏伯的绿色制氢技术有望在中国通过与本土厂商的合作,得到更广泛的使用。“氢能在中国的发展仍处于初步的阶段,要实现大规模商业化的推广应用,还需要探索高效、低成本的模式,以及上下游产业链的打通。”他对第一财经记者说道。
朔尔茨访华期间,提到了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对此,高岩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中国过去几年一直在加大进一步开放的力度,遵循以市场为主导的机制,包括外商投资目录的持续放开。”
他认为,中国已经进入高质量技术创新的全新发展阶段,无论从市场的需求来看,还是从发展的质量来看,都出现了显著跃升。“在很多技术领域,中国企业和外企已经并驾齐驱,这对于跨国公司是一个重大的变化,也是不可阻挡的趋势。”高岩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也正是得益于开放的市场竞争的机制,跨国企业也有不断创新和转型的动力,包括通过加大本土研发等手段。”
夏赋良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中国是全球规模最大,也是最具增长潜力的市场。进博会体现了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向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决心,中国开放合作以及稳定、良好的营商环境对于跨国企业业务的发展无疑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