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毅是吴忠市市级彩泥塑非遗传承人,在他的工作室,摆满了他亲手制作的泥塑作品,有的完工了,色彩艳丽、造型生动;有的还在进行中,泥巴的土褐色里,仿佛藏着呼之欲出的灵气,只要再来几笔颜色,就能活了一般。这手中的一把泥,被他玩成了艺术品。
陈德毅彩泥塑作品。
正在制作泥塑的陈德毅。
彩泥塑作品。
小泥人里有童年的记忆
彩泥塑,是传承了千年的中华绝活之一。陈德毅的老家在陕西定边,在他的记忆中,从小就是看着父亲塑泥人长大的,每次他想跟着学,就跑到田里挖上些泥巴,自己摸索着,学着父亲的样子,一板一眼地捏着自己喜欢的人物造型,虽然不成样子,但过程让陈德毅现在想起来都美滋滋的,很自由,无拘无束。
“我父亲曾经在甘肃平凉陶瓷厂工作,他在那跟着江西来的师傅学泥塑、雕塑,学了很长一段时间后回到定边,开始以这门手艺为生。”陈德毅回忆说,但小时候不怎么见父亲做彩泥塑的泥人,因为那时候这种活儿很少,更多的时候,父亲就是给人家画油漆彩画,画画柜子,画画箱子,只是在夜深时,有时候他会看到父亲在灯下,安静地捏出一些小泥人,那些借着昏暗灯光捏出的泥塑作品,后来很多都成了陈德毅手中的玩具,陪伴了他整个童年。
从和泥到上色工艺讲究
“我跟着父亲学做彩泥塑是初中毕业的时候,最开始就是在家学着捏小泥人。”陈德毅说自己是在20多岁的时候,才有机会出门看看,让他决心一定要学彩泥塑这门手艺,契机是在甘肃的一个陶瓷厂,眼前琳琅满目的工艺品,让他毫不犹豫地选择留下,开启了自己的学徒生涯。
第一个作品,是一尊弥勒佛像。陈德毅说,虽然那时技艺还不够纯熟,但步骤可一步都不能少。首先是和泥,其中就有很多讲究。选的泥一定得是黏土,不能用黄土或者含沙量高的土,否则做出来的泥塑不够结实,容易破裂;和泥,要经过捶打、摔、揉,还要在泥土里加棉花,增加韧劲,一般要加八九层,当泥揉成细细的棒棒时不断裂、不掉块时,这泥才算和好了。除了棉花,有时还会加适当的谷草、纤维、纸巾,目的就是保证泥黏性高。
泥塑的模制一般分为四步:制子儿、翻模、脱胎、着色。陈德毅说,别小看着色这最后一道工序,在彩泥塑这门手艺中,素有“三分塑,七分彩”之说。一般着色之前先上一层底色,以保持表面光洁,便于吸收彩绘颜色,彩绘的颜料多用品色,调上水胶,加强颜色附着力。
手上功夫非一日练成
做了三十多年的彩泥塑,陈德毅做小摆件,也做大型的造像,在他看来,最难的就是刻画人物的面部和眼神。能用手中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雕刻工具把人物的眉眼刻画生动,这手头上的功夫可不是一年两年能练成的。
比起眉眼,衣服的折纹显得容易许多,但陈德毅说,别看简单,讲究也不少。首先要了解古人服装的特点,什么材质,折纹设计等等,只有熟悉这些细节,才能刻画到位。“古人穿的都是绸子、缎子材质的衣服,这和我们现在的衣服质感是完全不一样的,那雕刻出的效果也就不一样,纹路要流畅,还要看得出大折和小折,搭配要合理。”
正是凭着这份认真,陈德毅后来创作的彩泥塑作品《济公》《对狼狗》《送财童子》《李逵》等,不但受到很多人的喜欢,还为他赢得了很多比赛的荣誉。这些年,他在山西、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地,制做的诸多彩泥塑造像,也颇受好评。
陈德毅回忆说,自己做过最大的一件彩泥塑,是在山西太原制做的一尊十几米高的塑像,整整用了一年半时间才完成,“耗时耗力,但做完后真的很有成就感。”陈德毅边做着手中的活儿边笑着说,“没办法,就是喜欢!”
如今,作为非遗传承人,陈德毅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多培养几个徒弟,让彩泥塑这门手艺,可以顺利传承下去。
小百科
泥塑是中国一种古老而常见的民间传统艺术。它以黏土为原料,手工捏制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据考证,我国泥塑艺术可上溯到距今至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史前文化地下考古就有多处发现。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陶猪、陶羊时间约为至年前;河南新郑裴李岗文化遗址出土的古陶井及泥猪、泥羊头时间约为年前。可以确认是人类早期手工捏制的艺术品。
记者王敏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