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国内人造板市场基本供需平衡

北京治疗白癜风较好医院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一)生产能力变化情况

1、胶合板

年底,全国保有胶合板类产品生产企业余家,分布在26个省市区;总生产能力约2.22亿立方米/年,在年底基础上降低13.3%;企业平均生产能力约1.8万立方米/年。中国胶合板产业呈现企业数量和总生产能力双下降、企业平均生产能力未增长态势。截至年底,全国注销、吊销或停产胶合板类产品生产企业累计余家。

全国共有5个省区、5个地市胶合板类产品年生产能力超千万立方米。山东省现有胶合板类产品生产企业余家,合计生产能力约万立方米/年,占全国总生产能力的25.5%,继续位居全国第一。临沂市胶合板类产品企业数量略有减少,但生产能力进一步增长达到万立方米/年,约占全省的70.4%,保持山东省乃至全国最大的胶合板类产品生产基地的地位。

广西区现有胶合板类产品生产企业余家,合计生产能力约万立方米/年,占全国总生产能力的20.3%,排位保持全国第二。贵港市仍为我国南方最大的胶合板类产品生产基地,总生产能力接近万立方米/年,约占全区的41.1%。

江苏省现有胶合板类产品生产企业余家,合计生产能力约万立方米/年,占全国总生产能力的15.0%,排位保持全国第三。徐州市生产能力约万立方米/年,约占全省的44.3%;宿迁市生产能力约万立方米/年,约占全省的38.9%。

河北省现有胶合板类产品生产企业余家,合计生产能力约万立方米/年,占全国总生产能力的6.5%,排位上升至全国第四。廊坊市生产能力约万立方米/年,约占全省的86.9%。

安徽省现有胶合板类产品生产企业余家,合计生产能力达到万立方米/年,占全国总生产能力的5.9%,排位降为全国第五。

聚氨酯类胶粘剂、豆基蛋白胶粘剂、淀粉基胶黏剂、木质素胶黏剂、热塑性树脂胶膜等无醛添加胶合板类产品生产能力进一步增长。

年初,全国在建胶合板类产品生产企业余家,合计生产能力约万立方米/年,除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重庆市、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外,其余25个省区均有在建胶合板生产企业。预计年底全国胶合板类产品总生产能力将接近2.3亿立方米/年。

截至年底,全国有6家胶合板类产品生产企业和企业集团年生产能力超50万立方米。

2、纤维板

年度,全国建成投产14条纤维板生产线,新增生产能力万立方米/年。截至年底,全国家纤维板生产企业保有纤维板生产线条,分布在24个省市区,总生产能力为万立方米/年,净增生产能力万立方米/年,在年底基础上增长3.5%,平均单线生产能力进一步上升到12.6万立方米/年。中国纤维板产业总体呈现企业数量及生产线数量下降、而总生产能力及平均单线生产能力增长态势。

年度,全国关闭、拆除或停产纤维板生产线约33条,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约万立方米/年。截至年底,全国关闭、拆除或停产纤维板生产线累计条,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万立方米/年。

截至年底,全国保有条连续平压纤维板生产线,合计生产能力达到万立方米/年,占全国纤维板总生产能力的比例进一步提升到56.7%,分布在18个省区。其中山东省保有27条连续平压生产线,合计生产能力达到万立方米/年,占全省纤维板总生产能力的60.5%;广西区保有20条连续平压生产线,生产能力达到万立方米/年,占全区纤维板总生产能力的比例高达71.0%;河北省保有13条连续平压生产线,合计生产能力万立方米/年,占全省纤维板总生产能力的50.0%;安徽省和湖北省各保有12条连续平压生产线,合计生产能力分别为万立方米/年和万立方米/年,分别占全省纤维板总生产能力的67.1%和64.6%。

山东省生产能力进一步增长达到万立方米/年,继续位居全国第一;广西区生产能力大幅增长达到万立方米/年,排位重返第二;河北省生产能力虽然小幅增长但排位下降至第三;江苏省生产能力增长排位保持第四;河南省生产能力微增长排位升为第五;安徽省排位继续保持第六;四川省生产能力增长排位跃居第七;湖北省排位继续保持第八;广东省生产能力进一步下降排位降为第九;云南省排位继续保持第十。

年初,全国在建纤维板生产线8条,合计生产能力为万立方米/年,分布在华东区的山东、江苏、安徽和江西4省以及华南区的广西区,其它如华北区、华中区、西南区、西北区和东北区均无在建纤维板生产线,其中连续平压生产线7条,合计生产能力万立方米/年,占在建纤维板生产能力的92.2%。在建纤维板生产线中,最大单线生产能力达到60万立方米/年。

在建纤维板生产线将陆续在年至年期间投入运行,预计年底全国纤维板总生产能力将接近万立方米/年。

截至年底,全国有14家纤维板类产品生产企业和企业集团年生产能力超50万立方米,其中4家年生产能力超万立方米。

3、刨花板

年度,全国建成投产13条刨花板生产线,其中2条生产线单线达到60万立方米/年,新增总生产能力万立方米/年。截至年底,全国家刨花板生产企业保有刨花板生产线条,分布在23个省市区,总生产能力为万立方米/年,净增生产能力万立方米/年,在年底基础上增长5.5%,平均单线生产能力进一步上升到11.8万立方米/年。中国刨花板产业总体呈现企业数量及生产线数量下降、总生产能力及平均单线生产能力增长态势。

年度,全国建成投产刨花板生产线包含定向刨花板(含细表面定向刨花板)生产线2条,新增定向刨花板生产能力万立方米/年。截至年底,全国保有定向刨花板生产线27条,合计生产能力万立方米/年,生产能力在年底基础上增长33.2%,分布在山东、湖北、广西、四川、安徽、江苏、贵州和云南等8个省区。

截至年底,全国关闭、拆除或停产刨花板生产线累计条,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约万立方米/年。现全国保有79条连续平压刨花板生产线,合计生产能力达到万立方米/年,占全国刨花板总生产能力的51.6%,分布在18个省区。其中山东省保有12条连续平压生产线,合计生产能力达到万立方米/年,占全省刨花板总生产能力的36.5%;广东省保有10条连续平压生产线,生产能力达到万立方米/年,占全省刨花板总生产能力的63.1%;广西区保有8条连续平压生产线,生产能力为万立方米/年,占全区刨花板总生产能力的63.5%;安徽省保有7条连续平压生产线,合计生产能力为万立方米/年,占全省刨花板总生产能力的87.2%;江苏省、湖北省、河南省和河北省均保有6条连续平压生产线,生产能力分别达到万立方米/年、万立方米/年、万立方米/年和万立方米/年,分别占各省刨花板总生产能力的56.3%、79.8%、67.2%和36.0%。

山东省生产能力进一步增长达到万立方米/年,继续保持全国第一;广东省生产能力小幅增长,排位仍然保持第二;广西区生产能力增长排位超越河北省升为第三;河北省虽然生产能力小幅增长,但排位降为第四;江苏省生产能力下降但排位仍保持第五;四川省生产能力增长排位跃居第六;安徽省、河南省、湖北省生产能力下降排位分别降为第七、第八和第九;福建省仍然位居第十。

年初,全国在建刨花板生产线31条,合计生产能力为万立方米/年,全国除东北区外,其它六大区域(华东区、华南区、华中区、西南区、华北区和西北区)均有在建刨花板生产线,其中连续平压生产线23条,合计生产能力万立方米/年,占在建刨花板生产能力的88.3%。在建刨花板生产线中,定向刨花板(含细表面定向刨花板)生产线11条,合计生产能力为万立方米/年,将于—年陆续建成投产,届时全国定向刨花板生产能力将进一步增长,超过万立方米/年。

在建刨花板生产线将陆续在年至年期间投入运行,预计年底全国刨花板总生产能力将突破万立方米/年。

截至年底,全国有8家刨花板类产品生产企业和企业集团年生产能力超50万立方米,其中2家年生产能力超万立方米。

4、综合评述

一是胶合板产业整体提升不显著,仍呈现中小企业众多,企业更迭快,生命周期短等特点。局部地区开始尝试建设自动化生产线,运行效果待进一步评估;

二是纤维板整体发展符合预期,落后产能淘汰和新建项目产业提升基本平衡;

三是警惕刨花板投资过热,年初全国在建刨花板生产线31条,万立方米/年,生产能力集中释放,局部可能将出现产能过剩情况,竞争加剧。

(二)行业形势研判

生产及市场情况:因能源双控、疫情、房地产等影响,预计年产量略有下降,全年国内市场基本供需平衡,疫情、消费淡旺季以及生产供应不平衡等原因出现过周期性短期失衡。人造板产业链价格的不确定性、非理性的巨幅波动,必对上下游产业损害巨大,加之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可能将进一步催化,波及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性。

国际市场好于往年,但需要警惕国外疫情等影响对产品的短期阶段性市场红利。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29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