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浙江省科协资源环境学会联合体成立大会暨“塑料减量助力城市减碳”研讨会在杭州余杭区仓前街道举行。中国科学院杨树锋院士、杨经绥院士和浙江省科协一级巡视员姜长才、浙江省发改委二级巡视员李克川共同为浙江省科协资源环境学会联合体揭牌,浙江省林科院党委书记、院长江波当选联合体轮值主席。浙江25家省级资源环境类的科技社团专家和科技工作者代表出席大会。中国绿发会副秘书长肖青应邀在大会的研讨环节做主旨发言,以“减塑降碳:推动‘人本解决方案’发挥作用”为主题,与各位专家就当前社会关心的减塑和降碳话题并围绕“塑料减量助力城市减碳”进行了一场研讨。
肖青通过实际案例,阐述了塑料相对于末端治理,更有作用和意义的是塑料的前端的减量。实现减塑降碳,源头治理和减量是关键。面对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主要是通过采取积极措施充分给自然以空间,让自然可以去消解、恢复人类活动带来的损害,最终实现生态环境的健康。然而,年的一项研究显示,未来五年全球所需的塑料将增加约22%,需要减少18%的温室气体排放才能实现平衡,到年,塑料的排放量将达到全球碳预算的17%。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绿发会希望能够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的基础上,大力倡导“基于人本的解决方案”(HbS),通过充分发挥人类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让每个人、每个机构、每个企业,不论是普通员工,还是决策者,都充分重视减塑降碳的问题,并通过具体的行动和项目来推进解决这些问题,包括可以从身边事做起、从小事做起,以“减塑”方式选择绿色生活,以“捡塑”行动做好垃圾分类。
解铃还须系铃人。肖青强调,塑料的发明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那么我们也应该积极担负起解决塑料污染环境问题的责任来,这也是我们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会上有关专家也紧密围绕全民减塑减碳、能源革命与产业升级以及碳达峰、碳中和的实现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据了解,资源环境学会联合体的成立,也将通过发挥资源环境类科技人才优势,构建资源共享、跨界融合、协同创新的模式,搭建高端资源环境高水准交流平台,打造绿色发展美丽浙江示范地,推动未来经济发展综合型平台建设,助力浙江各地方向共同富裕的美好目标奋进。
文/XiaoQing审/tammy编/Ang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