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岭土是一种典型的层状硅酸盐矿物,在扫描电镜下呈现板状、片状形貌,片的厚度在30~nm、直径在0.5~5μm,是一种天然的纳米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橡胶、塑料树脂等聚合物复合材料。
自然界的高岭土因成因、形成年代、形成条件各异,而造成不同产地的高岭土本身存在着径厚比大小差异。本文以山东枣庄(ZZ)、广西北海(BH)、内蒙古蒙西(MX)、福建龙岩(LY)、山西金洋(Y)、淮北雪纳(XN)、河北张家口(ZJK)共7个不同产地的高岭土通过乳液共混法,制备丁苯橡胶(SBR)复合材料,结合扫描电镜、DMA等手段,研究径厚比对高岭土在复合材料基体中分散性能的影响。
1试验部分(1)高岭土前处理
将高岭土原矿与水按照20%浓度制浆,分散剂聚丙烯酸钠用量为高岭土质量的1%,调节pH=9,高速分散2h后静置1h,虹吸得高岭土悬浮液,置于鼓风干燥箱中干燥得到纯化高岭土。将纯化高岭土、1mm锆球、去离子水按照质量比2:2:3比例混合,改性剂Si69用量为高岭土质量的2%,调pH=10,使用实验多用分散机于r/mm转速磨剥2h,得改性高岭土浆液。
(2)复合材料制备
将高岭土改性悬浮液与丁苯胶乳按照50填充份数共混,低速搅拌30min混合均匀,缓慢加入质量分数为2%的CaCl2溶液,直至胶乳全部絮凝完毕,用去离子水将絮凝胶团清洗3次,置于鼓风干燥箱中于60°C干燥至质量不再变化。将胶团在开炼机上薄通10次进行塑化,依次加入NS、ZnO、硬脂酸、双二五、硫磺等药剂,混炼均匀后,打3次三角包,薄通3次后出片,放置24h后按照°C×T90×10MPa硫化成2mm薄片,并裁剪成标准试样。
(3)测试分析
使用冷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测试复合材料断面形貌,成像电压30kV。使用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型)测试复合材料动态力学性能,拉伸模式,测试频率10HZ,静态应变幅度为5%,动态应变幅度为0.25%,升温范围为-60~60℃,升温速率3℃/min。
2结果与讨论(1)微观形貌
图1为不同产地的改性高岭土及其填充的SBR复合材料的断面形貌,其中图1(a)和图1(c)分别为ZZ及BH粉体形貌,图1(b)和图1(c)分别为ZZ及BH所填充SBR复合材料断面形貌。由图1(b)和图1(c)可知,ZZ的径厚比显著大于BH。
在开炼机剪切混炼过程中,由于前后辊线速度不同而产生剪切力,将混炼胶挤压拉扯从而混炼均匀。在混炼过程中,宽度较小的高岭土在橡胶基体中具有更小的空间位阻,因而更容易分散,彼此孤立不相接触[(图1(b)]。而宽度较大的高岭土具有较大的空间位阻,高岭土颗粒容易相互碰撞,倾向于彼此形成边-面相连、边-边相连的结构,将原本为一个整体的橡胶基体进行空间分割,使橡胶基体被分割成相对独立的单元[(图1(d)]。 (2)动态热机械分析
图2为填充不同产地高岭土的SBR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与纯丁苯橡胶(SBR-P)相比,填充高岭土之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均有大幅度提升。
根据径厚比大小,可以将高岭土大致分为两组:蒙西、枣庄、金洋、雪纳,其径厚比均在5左右,以及北海、龙岩、张家口,其径厚比均在10左右。
由图可知,在低温范围(-60~60℃)内,除雪纳高岭土之外,小径厚比高岭土(蒙西、枣庄、金洋)填充的SBR复合材料具有较小的储能模量。在高温范围(0?40℃)内,由阴影区域放大图可知,除张家口之外,小径厚比高岭土(蒙西、枣庄、金洋、雪纳)填充SBR时具有较小的储能模量。可知,无论是在高温或低温区域,高岭土/SBR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均倾向于随着高岭土径厚比的增大而增大。
图3为填充不同产地高岭土的SBR复合材料的损耗模量。由图可知,在低温范围(-60~60℃)内,除雪纳高岭土之外,小径厚比高岭土(蒙西、枣庄、金洋)填充的SBR复合材料具有较小的损耗模量。在高温范围(20~40℃)内,由阴影区域放大图可知,除枣庄之外,大径厚比高岭土(北海、龙岩、张家口)填充的SBR具有较高的储能模量。可知,无论是在高温或低温区域,高岭土/SBR复合材料的损耗模量,均倾向于随着高岭土径厚比的增大而增大。 (3)高岭土在橡胶中的分散形态
由图1分析可知,当径厚比较小时(以枣庄为例),基体中高岭土彼此较少接触,呈现“孤岛式”分散形态[见图4(a)]。而大径厚比的高岭土(以北海为例)填充时,因其片层颗粒更易彼此接触,形成“连续式”的填料网络结构[见图4(b)]。两种不同的填料网络结构会导致不同的填料-橡胶分子作用方式。
孤岛状分布时,高岭土颗粒相距较远,橡胶分子链与高岭土的作用只存在两种形式:
?单个橡胶分子链与高岭土片层多点连接;
?分别连接两个片层颗粒的两段分子链之间发生缠绕。
在“连续式”分布中,除上述两种连接方式外,由于高岭土颗粒距离较近,还存在另外两种作用;
?一段分子链同时连接两个甚至更多相邻的高岭土颗粒;
?连续接触的高岭土板状颗粒,形成“卡房式”结构,将局部橡胶分子链分割包围,此部分橡胶分子链的运动被限制在一小区域中。
值得强调的是,?、?、?3种作用方式只能形成结合胶,而只有d的橡胶-填料作用模式可以同时形成结合胶和吸留胶。因而,“连续式”的高岭土网络结构比“孤岛式”的填料分散形态具有更佳的补强效果。
橡胶的损耗模量主要来源于内部组分的摩擦,其中包括橡胶-橡胶摩擦,橡胶-填料摩擦,填料-填料摩擦。在SBR-P中,只存在橡胶-橡胶分子链摩擦。
小径厚比高岭土填充时,因其“孤岛式”的填料分散形态,填料彼此不接触,复合材料存在着橡胶-橡胶、橡胶-填料摩擦。
当大径厚比高岭土填充时,因填料之间彼此接触形成“连续式”填料网络,复合材料中存在着以上全部3种摩擦生热。因此,高岭土/SBR复合材料的损耗模量,均倾向于随着高岭土径厚比的增大而增大。
雪纳高岭土的平均直径较小(0.4μm),但其填充的SBR复合材料仍然具有较高的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这是因为雪纳高岭土的厚度是7个不同产地高岭土中的最低值,仅为0.07μm。同等填充份数下,雪纳高岭土的颗粒数较多。复合材料的单位体积中随着单位体积内填料颗粒数量增大,即小径厚比的高岭土仍然可以形成良好的“连续式”填料网络,导致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增大。
3结论(1)径厚比较大的高岭土倾向于在复合材料中形成“连续式”的分散网络,径厚比较小的高岭土则倾向于“孤岛式”分散。
(2)高岭土呈现“连续式”分散网络时,橡胶分子链的运动得到了更好的限制,因此SBR复合材料具有更佳的储能模量。
(3)大径厚比高岭土的“连续式”网络中的填料-填料摩擦方式,导致了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损耗模量。
来源:高岭土径厚比对丁苯橡胶复合材料动态性能的影响研究,作者:张士龙,刘钦甫等
编辑整理:中国粉体技术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还可以看-
▼
厉害!中国科学家用改性粘土(高岭土、膨润土)击退赤潮!
高岭土铁高、白度低怎么办?这样做才能卖出好价钱!
美国、巴西超细高岭土生产工艺、性能指标及对造纸涂布的影响!
一白遮百丑,高岭土铁高毁所有!(铁高怎么办?)
惊呼!李时珍和美国大兵竟然这样用高岭土!
干货!高岭土应用领域及技术指标要求!
好书推荐
原价:58.00?现价:46.40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