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防灭火材料灭火原理

煤矿火灾容易引起瓦斯、粉尘爆炸等事故,危害极大,因此火灾防治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点。煤矿火灾的主要起因是煤层自燃,而且由于煤矿开采中采用的综采放顶煤开采以及瓦斯抽放等技术,导致采空区漏风,或遗留残煤多,容易导致煤层自燃。目前的煤矿防灭火的主要手段采用防灭火材料,安全性高,而且效果显著。

常用的防灭火材料有胶体材料、泥浆、泡沫以及阻化剂等。

胶体的组成成分主要是具有吸水膨胀作用的基料、微量复合剂和促凝剂。胶体的防灭火性能主要体现在:渗透和堵漏性:基料与水混合合成胶体后,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可以封堵煤块之间及其内部的空隙,有效的隔绝氧气;热稳定性:基料与添加剂的分散系在温度非常高的情况下,依旧能保持完整性,不会轻易熔化、破裂,即使干裂,及时补充水亦可恢复;吸热性能和保水性能:胶体的主要含量还是水,故具有水的蒸发吸热作用,一些增稠剂和保水剂的加入使得水分不易流失;阻化性:一些基料和添加剂都具有一些抑制煤氧化的功能,复合在一起具有协同作用,同样具有阻化的作用;有效期长,局部灭火作用特别明显。胶体灭火材料流动性不够强、渗透性也比较差,对高处作用有限,水分得不到及时补充就容易龟裂,成本较高。其防灭火的效果主要受基料及各添加剂量的影响。

灌浆是将水和浆材制成的浆液,输送至井下防灭火地点,通过钻孔向自燃煤层灌注,达到防灭火的目的。灌浆防灭火的主要作用有两点:一是通过浆液封闭煤层裂隙、孔隙,隔绝氧气防止煤层进一步氧化;二是浆液中包含的水分可降低煤层温度,增加煤层湿度,抑制煤层的自燃。当然此种技术也有一定的缺点,灌注的浆液不可能完全均匀的分布在煤表,覆盖率小,地板上的煤可以完全被作用,而相对高处的遗煤不会作用导致防灭火效果差,还有在现场应用过程中一些外在现象会产生,如漏水、拉钩。

泡沫防灭火技术是通过破坏或减少煤体中反应活化能较低的结构防止煤自燃,并以惰性气体泡沫为载体,将物理阻化剂和化学阻化剂复配的新型阻化材料带入大范围的采空区内,破坏煤自燃的必要因素来综合防治煤自燃。

阻化剂主要是通过降温、隔氧、阻断自由基来防止煤自燃。在实际应用中,预注阻化剂,能软化护顶煤,降低粉尘浓度,提高工作面的回采次效率,且施工相对比较简单,投资少。但其具有腐蚀性,对井下的设备和工人的身体会造成损害,会造成地下水的污染,而且不能均匀的覆盖在煤体表面,其覆盖在煤表面的液膜容易蒸发,阻化时间短,大面积灭火的效果欠佳,其防灭火效果主要受其浓度的影响。

徐州吉安研发的普瑞特Ⅰ型防灭火技术集凝胶、黄泥灌浆、三相泡沫、氮气和阻化剂的防灭火优点于一体,特别是继承了泡沫的扩散性能和凝胶良好的固水特性。一方面,水浆生成泡沫之后,缓慢形成凝胶,能把大量的水固结在凝胶体内,避免了浆液中大量水流失或者溃浆的缺点,大幅度提高了浆水在采空区里的滞留率;另一方面,形成的凝胶能以泡沫为载体对采空区的高、中、低位火源或浮煤大范围全方位的覆盖,且能固结90%以上水分并形成凝胶层,防火时能持久保持煤体湿润并隔绝氧气,灭火时能长久地吸热降温,防止火区复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9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