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丛“有文化的石头”。
在遵义市桐梓县尧龙山镇化石原位馆所在地旁,有一丛密集存在的石头,每块石头都呈凸起状,形似乌龟背,当地人称“龟背石”。
可是,就这一丛“龟背石”的存在,却让专家难以解释。
近日,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一丛怪石呈丛生状,约有二三十个“峰丛”,顶部高差不大,“峰丛”都丛生在一块整石上,每个“峰丛”都极似龟背。
“龟背石”不成排、不成列,杂乱无章,底端是一些窝凼,里面还积有水。
每一个“峰丛”上,都是层层叠叠的横纹,每一层的厚度差不多,均在两三厘米厚。
而在距离此地约两三百米的地方,当地人用建材在路边模仿“龟背石”的纹路,制作了多个小型雕塑。
该雕塑群没有特定的主题、没有寓意,意义由游人随意去遐想,很有意思,如今已经成为网红打卡点。
针对当地人俗称的这种神奇的“龟背石”,记者请教了贵州旅游地学研究院院长陈明华。 据陈明华介绍,地质学意义上的“龟背石”,是一种特殊的岩石结构,岩石中(平面、纵面均一样)存在多边形的环状或放射状细脉状网纹,酷似龟背花纹而得名“龟背石”。
当地人制作的多个小型雕塑
“龟背石”所产地层为奥陶系宝塔组(距今约4.5亿年),该地层灰岩中以产大量巨大的角石化石个体为特征,前人根据直角石化石形态极似“宝塔”而命名为宝塔组,这也是我国唯一用化石形态特征创名的一个地层单位名称。 这种特殊的龟裂纹构造,在我国多地被当地居民习惯称为“龙鳞石”(如陕西汉中)。而在建筑上这种石头打磨成的饰面石材,因其外形如古象形文字,又被称为“文化石”。
由于这种龟裂纹构造形成极为复杂,它的成因至今众说纷纭。
据陈明华介绍,地质学界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沉积学界开始了对其成因开展大量研究和激烈讨论,前人经过大量的调查和研究,陆续提出了多种成因可能:一是干裂成因,最早期的观点为张文堂于年提出,在滨海潮汐环境下,由于地壳的频繁震荡而露出水面形成的干裂成因,有点类似于现在我们的水塘、水田在水干后形成的裂纹。但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入,干裂纹最大的特点是上大下小,是一个“V”型,但宝塔组灰岩中的裂纹呈不规则状,广大学者多已否定了这一观点。二是凝缩、胶缩成因,属于目前主流的观点。地质学家于年、年通过对网纹形态、沉积环境的研究,认为是一种典型的水下沉积构造——胶缩纹。所谓胶缩纹是指呈凝胶体的沉积物沉积之后,在盐度适中、胶体脱水收缩作用下,垂直层面形成了胶体收缩裂纹。三是同生—准成岩期收缩、泄水成因。专家于年在黔东、黔东北一带的宝塔组中见鲕粒灰岩、含铁核形石、叠层石,提出浅水沉积-成岩构造成因,认为是在成岩期细菌参与下,灰泥与粘土纹层二者的差异压实和压溶作用控制的产物。另有专家于年认为,是含水的碳酸盐沉积物在构造应力和成岩作用中发生的裂开、脱水收缩,以后又经压溶作用使之改造并复杂化而成,属于构造-成岩作用产物。在国外,部分学者亦提出快速堆积的饱含水沉积物快速脱水也可以形成水下收缩裂缝。四是沉积-生物复合成因。专家许效松等于年提出三相控岩说,即环境相、生态相与成岩相,认为网纹构造是受生物扰动及构造活动因素影响在同生-准同生阶段深水沉积环境下的产物。五是特时相的产物。专家于是年认为,宝塔组龟裂纹灰岩是在早期的成岩过程中,钙质不断聚集、灰岩块体不断生长,灰泥物质集中于缝而形成。主要受控于持续高位的海平面、稳定的构造背景、低纬度的古地理位置等因素综合影响而形成。六是构造-成岩作用产物。有学者于年从岩石学、地球化学分析,认为填隙于裂隙中的物质部分来源于下伏岩层,充填动力则来源于构造挤压活动控制下形成的异常流体高压环境,具有构造-成岩作用双重控制的特点。七是地震成岩作用。这是最近一些学者的意见,贵州地矿局杨光忠于年提出,岩石在未成岩半塑性状态时,由于地震,使得岩石震动产生裂隙,后期的泥质充入裂隙形成现在的样子。
据悉,最近,在贵州遵义页岩气勘探中,新发现宝塔组为含油气新层系,显示出宝塔组龟裂纹灰岩含油气性的重要地位。因而,学界对龟裂纹灰岩的形成成因研究会更迫切。在地质学界,专家各有各的见解,可谁也说服不了谁,目前“龟壳石”的成因仍然是一个谜。“总的来说,目前对龟裂纹成因的研究尚无定论,但相信不久的未来,地质人总会把龟裂纹灰岩的成因之谜解开。”陈明华说。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贾华
编辑肖阳编审 刘丹廖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