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袁冰,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三年专业第一,连续两年获国家奖学金,获学习优秀一等奖学金、社会实践奖学金、优秀学生、优秀团员等各类荣誉,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山东省大学生数学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CAPINNO全球商业食品饮料挑战赛等竞赛。现已成功保研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年时光,似水长流,却是滴滴汇聚。推开记忆的天窗,曾经,内心是激动与欢悦的律动,憧憬与迷茫的交织,和同龄人在同一个新起点起跑,编织着未来;现在,时光的洗礼让袁冰眉宇间多了一分沉稳,同样是怀揣着期待,永远热泪盈眶,追逐着未来的未来。顺应安排,体验造就兴趣
当与目标擦肩而过时,是选择奋楫扬帆再次转弯,锚定初始方向;还是停止空长嗟叹,专注当下,在所处领域追求卓越?袁冰选择后者。在一次“成长之星”答辩中,当她展现出各种光鲜亮丽、金光闪闪的奖项荣誉时,现场观众为之惊叹:这俨然是“开挂”的人生。然而其背后,是四年一木一石的积累与沉淀......“当时,高考填志愿,食工专业其实是我的第三志愿,第一志愿是数学专业,不过录取时被安排到现在的专业,我也没有很失落,因为自己不是那种‘非要干什么’的人,所以就选择做好当下。”袁冰解释道。也就是这一个小小的自我要求,使大一时的她,从每一堂高数课开始认真听课做笔记。初学高数感觉不易消化,她便给自己定下了明确的学习目标。有了具体的目标,在每一堂课,心浮气躁便烟消云散,唯剩专注。向前学习的同时,不忘回头,新旧知识的交替融合,温故知新,在无形中,学习的成就感养成,日积月累,学习的兴趣与动力源源不断。在大一下学期,她第一次运用专业知识参加科研比赛-——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食品加工与创意大赛”。小组成员齐聚一堂,头脑风暴,确立以“海洋元素结合当下青年的口感喜好”为研发主题。三年后的她对第一次的研究项目仍记忆犹新:三层口味的Q弹“藻趣多”——翠色的外衣,软糯嫩滑,包裹着三层口味,扯下一口,爆爆珠爆浆滑出,海洋元素蕴含在香甜之中。当时,大家都带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由于未查阅好资料就盲目地开始尝试,大家的思路不够明晰,缺乏指导,以至于初次出战,未能获奖。“但是自主想方案、参与研发、化想法为产品的体验过程,却弥足珍贵。”通过一年的时间学习了解,大二时,她找到“志同道合”的同学再次组队,并专门找来老师和研究生师姐进行指导,多次尝试改进配方后,“纤奶弹弹乐”:采用卡拉胶之类的复合胶,经复合胶调配,裹上酸奶,创造出弹滑口感的夹心,外层以紫薯燕麦为原料揉成饼干酥皮。酥脆的饼干外壳下,藏着富有弹性的夹心,最终为小组赢得了“最具欢迎奖”和三等奖。不论其结果,当初始的想法化成眼前的创意美食时,获得感产生的欢喜像一股清泉,汩汩流淌。“我觉得参与这个过程蛮好的,我们是食品学院嘛,虽然不知道的人以为我们每天学做吃的,但有这么一个机会、一个平台,跟小伙伴一起,做想做的食品还挺开心的。”袁冰的语调里透露出调侃,却诠释着热爱。院内比赛是袁冰锻炼自己的平台,也是她今后参加大型比赛的一个提前学习的过程:团队协作,项目书撰写,答辩准备。“近年来,我们院的食创越办越高端,自己受益匪浅。”钓胜于鱼,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学生时代有一颗最单纯最昂扬的心——“体验”心,抱着参与的初衷,享受过程,不问西东,但是恰是在这个过程,通过有效的成就和反馈来强化自我效能,实现正向循环,创造行为价值。不断前行,热心传递感恩
一个良好的开端,是开启热情泉流的阀门,一旦涌出,热情便洋溢着。在收获着他人的热情之余,点燃着她想发光发热的愿景,激励着她继续追求着卓越。大三的寒假,因受同学的邀请,且对数学比较感兴趣,袁冰参加了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这个比赛还挺有意思的,开题之后只有四天时间来完成建模、编程、论文撰写。”凌晨时主办方放题,小组经讨论筛选,最终确立选题为“设计法国巴黎卢浮宫的疏散计划”——看似和数学毫无关联,但要求团队分工收集卢浮宫的内部详细结构,寻找合适数学模型,在MATLAB上敲击出一串串数学语言,以及提交全英文的论文报告。四天四夜,有三个人的互相帮助,任务交叉,亦有在40平米房间的黑夜加班。有限的时间,使得建模过程紧凑而富有挑战性。大家的自学能力、信息搜集能力、逻辑思维得到充分磨砺。最终,小组成员荣获H奖(HonorableMention荣誉奖(二等))。她连续三年专业第一,收到外界称赞时,总是谦逊地说道:“其实自己也没有刻意去考多高的分数,我觉得在求学的过程中是不是有收获、是不是有成长才是最重要的。可能有时候只看分数的话会让我们失去一些更难得的锻炼机会,例如比赛、社团活动等等。”泰戈尔曾说:“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在求学这一个过程,袁冰保持求知欲,慢慢成长。她对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课程采用不同的“策略”——公共基础课尽可能提高课堂效率,专业课掌握适当的学习方法,把握整体框架;平时,学精细,把书本“读薄”;期末时,往框架里面填充具体的内容,顺藤摸瓜地把书本“读厚”。通过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地探索并实践学习之道,用时间去耕耘,终有水滴石穿,如鱼得水的时刻。除了严谨的学习与科研生活,在大学生艺术团丰富多彩的经历也为她的生活增添亮丽底色。担任大艺团副部长期间,她组织并参加一年两度的大艺团专场演出,以及校庆晚会、迎新晚会、元旦晚会、毕业晚会的上台表演。舞台上交错的光影,流光溢彩;台下观众的欢呼,热情澎湃。台上动感的音乐与娴熟的舞姿,背后是台下无数次的排练。排练的过程“痛并快乐着”:休息期间,大家席地围坐一块,思维活跃,互相分享趣事。“其实最快乐的时候是花了两个多月时间准备的节目得以在舞台上完美呈现。”汗水滑过鼻尖的瞬间,闪耀着璀璨的光芒。绽放在舞台上,那一刻,袁冰的心里,充满感动——两个多月的排练、讨论、修改都会被时光铭记。袁冰在大三时申请担任级食工1班的班助,“因为自己大一的时候比较迷茫,遇到问题都会向学长学姐们请教,收获了很多经验,加上大二做过班级的团支书,所以对班级管理这一方面比较有经验,自己也想延续这一份热心。”“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播撒暖阳,用自己的追梦故事书写着一部梦想史书,展现给迷茫期的后人,在其人生的关键抉择点,拨云除雾,助力向前——这是做班助的价值所在。受惠于人,泽惠与人,作为“受惠者”的她,将这一份感恩化作一份热情,向学弟学妹传递这一份美好。保研交大,悉心收获温情
时间是最好的裁判,只要学了都会是积淀,或许曾经没有看到,可它已经藏在了人感受不到的所有细节里。为梦想努力的过程一定不容易,但收获的那一刻也注定值得铭记。优异的成绩,给予袁冰参加保研夏令营的机会,“起初我选择的是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和山东大学三所高校。”仍记得投出简历时,期待着得到入营通知的那一刻,忐忑着邮寄是否能够顺利到达。她如愿以偿收到了上海交通大学的入营通知。翻滚的兴奋激活全身细胞,踏实感像山林青草间鸟雀翻飞的翅膀,在心头翩跹。“当收到后两份入营通知时,波涛汹涌的心潮却奇迹般风平浪静。”“7月初的期末考试,我提前交卷结束了最后一科,匆匆收拾行李,拉着行李箱,奔赴流亭机场。”飞机缓缓起飞,袁冰眺望远方的霞光灿烂,粉红与橙黄渲染着绚烂蓝天,青岛的红瓦白墙掩映在绿色葱茏里,红日温柔地散发出醉人的光芒。她的心情如三月的风筝,在广袤的天空里驰骋。抵达交大。古典的木牌坊,仿旧京宫门式样,朱户碧盖,透露出一种历史沉淀感。一幢幢红色的大楼林立,湖水倒映着岸上的柳枝倩影,荡漾出粼粼波光。“交大严谨的学术氛围,广阔的天地,深深触动了我的心。”“夏令营前两天是听讲座,而后是上台答辩。上台之前我深感紧张,而当真正踏上台那一刻,却发现自己渐渐平静。”——因为是在展示自己的经历,自己认认真真参与的故事,自然泰然自若,沉稳大方。结束交大的夏令营后,她也分别参加了浙大和山大的夏令营。“浙大夏令营有些像研学旅游,相对来说比较惬意,山大则更轻松一些,老师很和蔼,面试过程主要是融洽的交流。”袁冰回忆道。在系统里填报志愿那天,全国推免的学生都在填报志愿,系统异常卡顿。零点的白炽灯下,她恍恍惚惚,半睡半醒撑到两三点,终于顺利填上志愿——每一步,她都谨慎地点击着鼠标,生怕出错,似乎自己的未来都凝聚在那几分钟。清晨六点多起来确认志愿,袁冰激动地滑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