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卡瓦是当今主战坦克里一款特殊的存在,它立足于以色列的实际情况,并不一味追求世界第一,而是考虑到实战对抗中的需求以及国内技术,因此造就了这样一款动力前置、携带步兵和迫击炮的怪异坦克。虽然在实战中摸爬滚打多年,但是梅卡瓦的性能却并不怎么样,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梅卡瓦坦克为了生存开始自研坦克之路
以色列建国之初形势相当严峻,别说坦克了,一半的士兵都是开战前几天才第一次摸到枪,但是在和周边国家的长期征战中,以色列军队认识到坦克的重要性,想方设法通过国际购买。60年代以色列本打算购买M48、M60等先进坦克,但是国际上迫于压力,只有部分运抵,在此情况下以色列加紧了国产坦克的步伐。
因为以色列的作战环境不同,设计师认为欧洲那种高速纵横战场的坦克不适合以色列的国情,他们需要的是以防护、打击为主,机动为辅的坦克,毕竟周边国家的坦克并不先进,但是数量多,以色列没什么战略纵深,必须以一敌众,坦克要抗揍,要保护宝贵的坦克乘员。
梅卡瓦主战坦克有了自己的坦克,以后就不需要再满世界求助外国,作战的时候不再畏手畏脚,战损能够及时的补充。
并不先进的梅卡瓦坦克
年梅卡瓦坦克项目展开,起初以M48和逊丘伦坦克底盘为基础进行模拟,验证了以色列不同寻常的设计思路。年第一辆样车问世,年正式服役。
梅卡瓦主战坦克梅卡瓦在防护上比较独特,车体采用铸造结构,车体前上方焊接着防护钢装甲,在铸造装甲的后方还有一个空隙,里面填充高惰性的柴油,充当间隙装甲的作用,也能充当燃油箱。
炮塔采用前方尖嘴形状,正面投影小,可以附加间隙装甲,为了降低弹药殉爆的概率,炮塔内只存放6发炮弹,而且每一发都有专门的保护筒,起火的时候不至于短时间里被引燃。
梅卡瓦主战坦克除了装甲之外,坦克还将发动机布置在车体前方,乍一看是增加了成员的生存能力,实际上是以色列无法生产合格的复合装甲,面对60吨级的坦克而言,也拿不出合格的变速、传动装置,所以才出此下策。不过好处就是坦克尾部腾出了空间,正好被用来布置其余的弹药,或者拆除部分弹药架运输士兵,也能当成紧急时的指挥车使用。
坦克的火炮一开始选择以色列自产的毫米炮,在70年代这门火炮也属于世界先进水平,到8、90年代在以色列附近地区也能满足作战需求。除此之外坦克还有3挺7.62毫米机枪辅助,个别还在炮塔顶部装一挺12.7毫米防空机枪。
梅卡瓦主战坦克动力为一台12缸风冷柴油机,输出功率马力,相对来说有点弱;不仅如此,坦克的行走装置还采用了落后的平衡式弹簧悬挂,配有液压减震器,最大公路速度才43千米每小时,跟其他主战坦克相比实在有点寒酸。
梅卡瓦的升级
年梅卡瓦2服役,车体的正面增加了50毫米厚的附加装甲,在炮塔的正面安装复合装甲,不过以色列在相关方面技术很差,他们所谓的复合装甲跟世界主流的比起来差远了,甚至用胶合板充当填充物,对长杆穿甲弹的防护并不好,对空心装药弹药来说效果还不错。炮塔尾舱下方还吊了一串铁球,可以防护单兵火箭的攻击。
梅卡瓦的防护铁球另外炮塔后部还装了一门60毫米迫击炮,有顶部开合的舱盖保护。火控系统也有升级,炮长可以通过脚踏板改变瞄准镜的倍率。
之后以色列又陆续推出梅卡瓦3和4型,火炮改为主流的毫米口径,还安装爆炸反应装甲、升级火控等,总体上来说没有脱离第一代梅卡瓦的框架,只是整体作战能力提升。
梅卡瓦主战坦克并非不可战胜的梅卡瓦
梅卡瓦服役后没几年就出现在战场上,首战就以微弱的代价击毁19辆T-54坦克,看似战斗能力强,实则是打了对手一个出其不意,加上对手成员素质低下。
而在之后几十年的作战中,梅卡瓦坦克并非没有走过麦城,它60吨的车体整体战斗力并不比轻得多的T-72坦克强,甚至是俄罗斯完全体的T-72在防护能力上还超出它呢。幸亏以色列周边国家的坦克基本都是猴版,本身作战能力就差了一大截,加上人员素质差,这才没给梅卡瓦坦克带来灭顶之灾。
被攻击露出胶合板的坦克,车长表情丰富在几十年的服役中,被击毁击伤的各型梅卡瓦坦克不在少数,仅仅年的黎以冲突中,在8月2日战斗中就有11辆被击中,其中包括RPG单兵火箭筒的攻击,其中一辆被RPG-29击穿造成殉爆,全体成员殒命。
这辆坦克侧面的胶合板装甲也漏了clai所以梅卡瓦主战坦克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并没有多强,至少最新型号也算不上世界顶级坦克,与那些装备实打实复合装甲的坦克相比还是稍有欠缺,只能算是一种区域性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