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概况
某工程位于深圳市罗湖区,总建筑面积平方米,地上32层,地下3层。主体结构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外墙部分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部分阳台外墙为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外墙防水层采用3mm厚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干混),外门窗采用铝合金门窗。
高分子自粘胶带
1.自粘胶带简介
高分子自粘胶带由覆面材料(铝塑复合膜、铝箔或无纺布)、高分子自粘胶膜和隔离膜(纸)组成。该胶带与混凝土、铝合金和塑钢等材料具有优异的粘结性能(初粘、持粘和低温粘结),还具有极为柔软的特点,在异形部位可服贴和密实,是各种接缝部位密封处理的首选材料。
2.高分子自粘胶带特点
自粘胶带分为2种。
(1)咬合接缝型。用于柱、墙与填充墙交界位置;梁、板底与填充墙交界位置;门、洞口混凝土与填充墙交界位置;墙面凿槽管位置;不同时期砌筑的砌体交界位置;窗框与墙体交界位置等,材料两边打孔以达到锚固锁的效果,在自粘胶带两侧增加锁孔,以增强与基面的粘结力。
(2)自粘接缝型。材料一侧打孔、一侧是自粘胶带,专用于窗框与墙体之间接缝的密封、防水。
施工应用
1.咬合接缝型的应用
这种材料主要用于不同墙体如钢筋混凝土与砌块墙体接缝,墙体与楼板接缝处。
其主要施工方法如下。
(1)将基面清理干净,并保持湿润;制备素水泥浆,在施工基面涂抹水泥浆,厚度约3mm,宽度比高分子自粘胶带宽20mm,两边分别宽10mm。
(2)将湿润的自粘胶带铺贴于素水泥浆表面,铺平压实。
(3)在自粘胶带表面涂抹第2层素水泥浆,厚度约3mm,宽度与底层相同,即完成粘贴施工后,素水泥浆将高分子自粘胶带完全包裹覆盖。
(4)粘贴完成后,终凝后表面发白即可喷水养护,10h后即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自粘接缝型胶带的应用
建筑外窗渗漏发生率极高,其原因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如材料供应、设计、施工、后期维护等,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窗洞口四周的塞缝材料不能与基底永久结合,加上窗框的热膨胀与低温收缩系数相对较大,导致窗框与基底之间存在永久性缝隙。解决外窗渗漏的根本措施就是消除窗框周边的永久性缝隙,高分子自粘胶带以其优异的粘结附着性、柔韧性可有效解决外窗周边渗漏问题。
工艺流程为:清理基面→铺贴胶带→自粘胶带搭接→保护、加强。
施工步骤如下。
(1)清理基面:基层要求平整、光滑、密实,施工前应检查、修补较大的缺陷,将砂浆疙瘩、表面的凸起物铲除掉,并将砂粒、浮土等杂物清扫干净。如发现油污、铁锈等影响粘结质量的污垢,用砂纸、钢丝刷或溶剂清除。
(2)铺贴自粘胶带:根据现场情况,将胶带裁剪成所需长度,在距胶带边缘5~10mm处,用裁纸刀轻轻划开胶带隔离纸,撕掉隔离纸后将胶带铺贴在窗框上,保证自粘胶带与窗框粘贴宽度为5~10mm。基面基本平整且干燥时,撕掉剩余部分隔离纸,直接将其粘贴在基面并碾压密实。基面平整度差或潮湿时,可采用聚合物)水泥砂浆初步找平后,直接将揭除隔离膜后的胶带粘贴在未初凝的砂浆上,并拍打排气。
(3)搭接:相邻胶带之间直接粘贴并压实,搭接宽度宜大于50mm以上。
(4)保护、加强:胶带施工完毕后应尽快隐蔽,宜在胶带表面涂刷3mm厚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进行保护和加强,再进行后续施工。
注意事项
(1)高处作业时,应做好安全防护措施,且作业人员须系好安全带。
(2)窗洞口转角部位胶带无需裁剪,因胶带比较柔软,只需将转角部位重叠的胶带进行压实、压平即可。
(3)自粘胶带与铝合金窗框、塑钢窗框等材质附着性优异,胶带与窗框粘结宽度为5~10mm为宜,以便后续外墙装饰层能完全覆盖胶带。
(4)胶带施工完毕后应及时隐蔽。
质量控制与验收
(1)基层应平整、坚固、无残渣,根据基面潮湿或干燥情况选择相应铺贴工法。
(2)自粘胶带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50mm。
(3)自粘胶带铺贴完成后,应及时采取隐蔽措施。
(4)应根据外墙装饰面层设计情况,确定胶带与窗框粘贴宽度,确保隐蔽后胶带不外露。
结束语
高分子自粘胶带是由高抗碱性能的高分子树脂膜复合而成的一种新型防水密封、抗裂材料,可延伸拉长,在受到高稳定拉伸力的情况下,具有防水密封功效和抗裂性。同时,该材料还具有优异的粘结性和耐久性。其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且膨胀系数小,稳定性好,适应形变能力强,应用于工程中,该工程竣工已达6年,未发现开裂、渗漏水现象,应用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