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知多少温补肝肾鹿角胶

????????????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鹿角胶为鹿科动物马鹿或梅花鹿已骨化的角或锯茸后翌年春季脱落的角基经水煎煮、浓缩制成的固体胶。在中药学理论中,鹿角胶性温,味甘、咸,归肾、肝经,具有温补肝肾、益精养血的功效,今天我们便来认识一下鹿角胶的炮制工艺。

鹿角胶在《神农本草经》中以“白胶”之名记载,为上品,“白胶,味甘、平,主伤中劳绝,腰痛嬴瘦。补中益气,夫人血闭无子,止痛安胎,久服轻身延年”

《名医别录》载:“生云中,煮鹿角作之。”宋以前鹿角胶还主要用作角弓类的粘合剂,很少作为药品使用。

《本草经集注》记载:“今人少复煮作,惟合角弓,犹言用此胶尔。方药用亦稀,道家时须之”之后鹿角胶的药用价值才逐渐被认可,到明清时期逐渐普及其应用。

鹿角胶的传统制备工艺包括:截断与破碎、浸泡与刷垢、刮粗皮、木篦防焦、热汤频添、角软胶成、添加辅料等工序。为保证鹿角胶熬制时具有足够的粘性,古时的制胶过程格外注重时节。

中国药典规定的制备工艺为:将鹿角锯段,漂泡洗净,分次水煎,滤过,合并滤液,静置,滤液取胶,浓缩至稠膏状,冷凝,切块,晾干,即得。现代制备工艺多参考传统制胶以及上述药典制备方法,其主要工序大致相同,但传统制备过程中对节令以及技术人员的经验要求较高。

学者通过实验研究发现,鹿角胶前处理方法,提取过程中加热时间、加热温度以及成胶后的晾胶条件等的变化均会对鹿角胶的出胶率和品质造成不同的影响。经过水洗和不烫淬及加压蒸馏加工过的鹿角胶汁中的氨基酸含量最高;鹿角胶的最佳晾胶工艺为温度25℃,湿度40%,翻胶时间36h;将混合浓缩胶液的水分控制在25.0%~28.5%之间,以便于切胶。开发复合胶。同时古代记载的鹿角胶复方,可以增强其疗效,并扩大其应用范围,值得加强研究开发。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案:张翼飞

编辑:张翼飞

参考文献:

[1]于大猛.鹿角胶传统炮制工艺探讨[J].陕西中医,,41(06):-.

[2]李娜,胡亚楠,王晓雪,景田园,刘桂霞,杜新磊,王平.鹿角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质量控制研究进展[J/OL].中药材,(07):-.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5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