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混凝土主要采用水泥作胶凝剂并添加生态混凝土专用增强剂制作成多孔无砂混凝土,用于水上防护时,由于在空隙内添加了改善盐碱性水环境的材料,可使植物生长;
用于常水位以下防护时,可生长水生植物,并为鱼虾等小型动物提供栖息、躲避场所。
材料要求
①骨料:
生态混凝土的骨料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的要求,宜采用单级配,粒径宜控制在20mm~40mm之间。
②水泥:
生态混凝土应采用通用硅酸盐水泥作为胶凝材料,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的要求。
③添加剂:
制作用于水上护坡、护岸的生态混凝土,空隙内应添加盐碱改良材料,以改善空隙内生物生存环境。
用于水上护坡、护岸的生态混凝土宜添加缓释肥,或通过盐碱改良材料与混凝土析出物互相作用提供植物生长必需元素。
透水混凝土接缝施工
1、在施工的案例中,发现用切割面层的缩缝内,应采用柔性材料填缝
因此不宜用流动的柔性材料如类似玻璃胶的材料替代填缝料,而应采用类似定型的橡树塑胶材料等。
2、因透水混凝土的特性,施工时不方便,实际中往往采用小胀缝代替缩缝,常规长度5m左右应设一道小胀缝,并在缩缝隙处贴垫贯通的橡树发泡塑胶,厚度一般为3~5mm.
当施工长度超过30m时,应设胀缝处,实际效果以切割为好,缝宽控制在15~20mm左右为宜。
3、广场的接缝,应为不大于25m2面积的分隔,同样采用橡树泡沫填缝替代切割缝。
园林道路的不透水铺装状况,也为城市环境也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
同时,如地表径流得不到及时的清理,也会在不同程度上腐蚀园林道路,造成园林道路硬化,缩短道路的使用寿命,增加了园林建设的成本,这是不利于城市建设与发展的。
另外,园林中都建有一定数量的地下排水管道系统,一旦在短时间内,大量雨水不能通过道路入渗过程进入土壤,必定要通过这些地下排水管道系统排入附近河流
园林道路下的土壤与空气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热量、水分等的交换,这种物质、能量的交换,可以促进园林空气中温度与湿度的有效调节,使园林空气始终保持在一个适宜的状态。
但是,由于园林道路铺装结构不同,影响了雨水的入渗过程,使雨水变成地表径流滞留于地面,这就严重阻碍了地上地下土壤与空气之间的物质能量的交换
总之,园林道路采用不透水或者透水性较差的铺砖材料结构,不同程度上阻碍了雨水的入渗过程,给生态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园林工作人员加强了对道路铺装结构与雨水入渗过程之间关系的研究,提出采用透水性能较强的材料、设计合理的结构铺装园林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