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李未来石嘴山报道
滚烫的硅锰热渣出炉,趁着高温被甩丝成线,然后做成矿棉板、条或者其他形状,这种材料能耐高温,无污染,是极佳的建筑材料,深受市场喜爱。
本应花费力气处理掉的固废,就这样变成了“宝”,在铁合金行业,宁夏吉元循环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吉元集团”)是第一个这么做的。吉元集团的主营产品是硅锰合金,这个行业一向被冠以“高耗能”“高排放”的标签,似乎与绿色发展理念格格不入。吉元集团总经理莫军红很早便意识到这个问题,寻找降碳减排的路径,不仅将废渣变成矿棉,还将尾气变成乙醇。用莫军红的话说,这叫“吃干榨净”。
近期,《华夏时报》记者深入吉元集团在宁夏平罗工业园的厂区,采访吉元集团总经理莫军红及相关业务负责人,了解其循环利用的工艺和产品,还原其绿色发展的思路和框架,以期为行业提供一些思考和借鉴。
变废为宝
硅锰合金在钢铁冶炼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硅和锰与氧的亲和力较强,因此可以作为钢铁冶炼中的脱氧剂使用。另外,在炼钢中使用硅锰合金,产生的脱氧产物熔点较低,很容易升至熔液上层,达到分离的效果。
基于以上优点,硅锰合金在钢铁冶炼中被广泛使用,成为钢铁行业不可缺少的复合脱氧剂和合金加入剂。这样一个工业“刚需品”,产生的废渣也不可小觑。
冶炼硅锰合金的原材料主要是矿石和焦炭等,它们在矿热炉内经过高温加热和反应,最终变成硅锰合金熔液和硅锰热熔渣,前者用于硅锰合金的制造,后者就是废渣。
莫军红说,他最开始的想法是资源综合利用。
“一开始就是想围绕主业去做,思考怎么把主业产生的废渣变成产品。我们经过检测发现,生产岩棉的原材料玄武岩的成分和废渣很类似,两种东西的属性是极度接近的。玄武岩需要和焦炭在熔炉里高温加热,才能制造出岩棉,而我们的废渣出炉时自带高温,省去了加热的步骤。”莫军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用废渣生产出来的产品基本上可以完全替代岩棉,不仅节约了能源,还节约了矿石资源,以前岩棉的原材料都是取自矿山,而现在很多矿山是不允许开采的,所以这是一个必然的替代品。
利用废渣生产岩矿棉,在减碳方面的效果也很显著。
莫军红介绍道,未来做矿棉的高炉要全部改掉,因为焦炭直接燃烧,利用率很低,排放也大,我们现在用热渣来做岩矿棉,对焦炭的需求就会大幅降低。利用热渣自带的热量,把使用焦炭的能耗就降下来了。这就是很明显的降碳方式,融化一吨渣现在最低也得七八百度电,折算下来能节约很多标煤。
这就是资源综合利用。
而在市场上,这种产品也颇受欢迎。记者在吉元集团生产岩矿棉的车间看到,矿棉材料在生产线上有条不紊地运行,经过多道工序后形成岩矿棉板,整整齐齐地码放在旁边。据吉元集团副总经理张东介绍,该产品防火性能好、保温性能好,隔音性能好,可以给建筑物提供很好的保护作用,市场需求很好,目前已是供不应求。
“吃”掉尾气
硅锰合金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尾气,主要是一氧化碳。目前主流的做法是把尾气再利用,进行发电,但效率低,而且依然会有二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颗粒物等排放。
莫军红发现,一氧化碳这种尾气可以制作乙醇。这是一种生物学原理,就是让微生物“吃”一氧化碳,然后产出乙醇。在这个过程中,碳被固化下来,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也都被消耗殆尽,可以做到零排放。
“我们测算了一下,这个能源的综合利用比我们发电的效率更高,所以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