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材料产业发展大会,邀你对接最新科研成

这是一场聚焦先进材料领域的大会:

主题研讨,了解产业发展趋势

政策宣讲,抓住产业发展机遇;

成果展示,扩宽产业动态视角;

项目对接,链接前沿创新技术!

关于活动

围绕“先进材料·智造未来”主题,组织举办大沥先进材料产业发展大会。通过主题研讨、政策宣讲、科研成果展示、创新项目路演、现场交流对接等多种形式,打造政产学研用各方面充分沟通对接的平台。

活动议程

时间:年12月2日下午

地点: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和华环球广场五楼唯宴会厅

时间

内容

14:00-14:30

活动签到

14:30-14:35

活动开场

13:35-14:40

领导致辞

14:40-15:00

广东省先进材料产业政策宣讲

15:00-15:10

大沥镇发布先进材料产业发展行动方案

15:10-15:40

专家主题演讲:

1.清华大学:功能陶瓷材料的战略发展方向

2.同济大学:安华新型纳米多孔材料气凝胶及其在安保领域的应用

15:40-15:55

签约仪式:3个院士项目签约仪

进驻仪式:10个先进材料项目进驻仪式揭牌仪式:佛山(华南)新材料研究院产业基地和清华大学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南研究中心揭牌仪式

15:55-16:43

先进材料领域优秀创新项目路演

16:43-16:45

活动结束

先进材料创新项目介绍

1.二维氮化硼热管理材料(院士项目)

本项目团队率先制备了高热导率的二维氮化硼纳米片及其高性能热管理材料,技术领先于行业。其中二维氮化硼复合薄膜相关工作已开展与导热材料企业合作。并依据对市场开展的前期沟通和调研,制定了六个大类的核心产品线,分别为二维氮化硼纳米片粉体、二维氮化硼散热膜、二维氮化硼填充胶、二维氮化硼复合材料及陶瓷化二维氮化硼组装体,并实现了前期的产业化可行性验证,奠定了后续的发展基础。依据未来5G技术的成熟及普及,以及现今相关企业的反馈,二维氮化硼技术的使用需求将会快速提升,并替代原有的传统氮化硼材料,市场前景广阔。该项目为国家解决部分高性能新材料的“卡脖子”问题,并可以填补佛山市新材料产业在该领域的缺失,同时带动相关上下游的发展,实现税收、就业、人才引进及培养等社会效益。

2.超构吸波材料产业化中心(院士项目)

项目团队由清华大学周济院士领衔、李勃教授总负责项目运营,团队成员有五名博士、三名硕士组成。项目团队长期致力于吸波隐身超构材料相关研究,拥有相关吸波材料超构材料核心专利十余项,累计发表研究论文百余篇,研究成果涵盖吸波机理、电磁吸波材料体系开发、电磁波隐身超材料量产等领域,项目团队核心成员全部具有博士以上学历,研发实力雄厚。

3.高性能稀土镁基新材料(院士项目)

镁合金是目前应用的最轻的工程结构材料之一,在工程轻量化领域日益受到重视。但传统镁合金存在强度低、耐热性差、耐腐蚀性差等固有缺陷;通过添加稀土元素,项目团队开发的一系列高性能稀土镁合金,有效解决了上述缺陷,提高了镁合金的整体性能,极大的推进镁合金在汽车、交通、航空领域的应用。此项成果整合了长春应化所在理论及应用方面的多项技术,与传统工艺相比较,显著降低了制造成本,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也提升了我国汽车工业材料技术的整体水平及国产轿车的市场竞争力,在当前国际同类技术中居于前列,也迎合了现今社会在智能制造、节能降耗、保护环境方面的发展趋势

4.特种陶瓷纤维及制品产业化

本项目从事包括陶瓷(石英)纤维纱、纤维棉、纤维布及各种异形编织制品的研究开发,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军工产品、保温隔热、高温过滤等诸多领域。本公司现已拥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多功能石英纤维生产线,主要产品包括石英纤维纱、石英纤维棉等,年产量达20多吨,产品性能已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本公司不断追求技术和品质提升,突破特种陶瓷纤维的工艺研发瓶颈,致力于成为全球最大的特种陶瓷纤维材料和制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供应商之一。

5.大尺寸高精度陶瓷3D打印设备及材料的产业化

本项目开发出了一款可打印尺寸mm*90mm*mm,打印精度50μm,可打印材料粘度cpa的DLP光固化陶瓷3D打印机,较之现有设备运行更稳定,树脂盒等耗材使用寿命更长;同时成型尺寸为mm*mm*mm大尺寸陶瓷3D打印机正在研制中,该设备为国内目前可打印尺寸最大的DLP陶瓷3D打印机。本项目还开发了全新水基硅酸盐和氧化铝陶瓷光固化浆料体系配方,该配方通过采用自由基-阳离子混杂光固化体系,并添加带有环氧基团和磷酸酯基团的活性单体和预聚体及长波长光敏剂及增感剂,使其同时具备低粘度和高固化速度;另一方面,通过开发全新的陶瓷粉料表面改性技术,增加其无机-有机表面结合性能,既能进一步减少陶瓷浆料的粘度,也能增加陶瓷浆料的分散性和稳定性。

6.粉体精细加工应用研究及其产业化

随着现代科技和产业的进步,粉体材料作为原材料已广泛应用到机械、能源、医药、环保、信息、航空、航天、交通等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在电子信息和新能源产业,对粉体的需求日益增大,对其粒度、形貌、表面特性等性能要求也越发严格,使得粉体精细加工技术面临着极大的挑战。电子信息和新能源产业中应用的导热材料需要多种粉体填料,并且随着电子产业的进步对粉体的热导率、介电性能、表面特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项目针对电子信息和新能源产业对粉体的加工应用需求,开展碳材料、氮化物、氧化物、金属填料等多种粉体的精细加工技术研究及其在多种应用场景的验证。项目产品中的导热材料可在手机、电脑、基站、新能源动力电池、服务器等终端应用,前景广阔。

7.全固态电池产业化研究

项目致力于全固态锂电池的开发。目前广泛使用的锂离子电池均采用可燃性的液态有机电解液或者凝胶电解质。其存在着易燃、内部短路等安全隐患。而采用完全不燃的无机固体电解质,则能从根本上保证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特别是氧化物固体电解质组装的全固态锂电池,具有安全性高、长效循环好、自放电低等优点;同时,容易实现大规模制备并具有良好可加工性,易于薄膜化、小型化以及高电压集成等。因此,无机固体电解质和全固态电池对于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将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

8.耐高温电介质薄膜及其产业化

本项目针对商用电容器薄膜BOPP储能密度低、耐高温性能差等不足,利用复合效应和构型设计,研发具有高储能性能和耐高温性能的复合电介质薄膜。目前已能获得性能稳定的材料体系,并初步实现百米级别连续化制备。得到的样品介电常数3~4,击穿场强MV/m,储能密度3J/cm3,且从室温到℃的性能变化不超过10%。一方面为复合功能材料积累研究策略,另一方面为制作高温电介质电容器提供技术支持。

9.MEMS传感器及其在汽车中的应用

本项目从事车用无铅压电MEMS传感器的研究与开发。MEMS汽车传感器是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主要信息源,对温度、压力、位置、转速、加速度和振动等各种信息进行实时、准确的测量和控制,对于保障汽车运行安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研究和开发了环境友好型无铅压电MEMS传感器,包括加速度传感器、自供电式汽车胎压传感器等,填补了国内在车用无铅压电MEMS传感器领域的空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经济意义。

10.速生林木材改性技术及项目产业化

本平台开发出一种新型木材改性技术,该技术以速生丰产林木材为基质原料,所使用化学原料均为植物提取物,无任何环境有害物质。木材经该技术改性后,力学性能大幅提升,部分性能甚至超过“木材之王”柚木;除此之外,本平台制备的改性木材具有卓越的耐水性、抗腐性,且具有超低变形特性,可应用于多种场景,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11.生物医用材料及器械创新及产业化

本项目,以“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高值牙科修复材料(YFC)”成果转化为牵引,目的是解决我国在口腔修复材料及器械领域中产品的国产化问题,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为此,本项目拟以口腔修复系列产品为主线,并结合各类修复膜材料在医学大临床中的广泛需求,一期拟建设复合材料成型平台(模压成型、拉挤成型)、五轴精密机械加工平台、CAD/CAM智能化数字化加工平台、高填料复合树脂及不同酸碱度材料搅拌分散平台、纳米纤维制造平台、医用器械产品临床推广宣传培训中心。依托一期平台建设和已建立的成熟制造技术,积极推动石英纤维桩、定制式一体化纤维桩核、纤维桩成型钻、牙科酸蚀剂、牙科粘接剂、脑脊膜补片、疝补片等7项科技成果的转化落地,同时促进广东佛山地区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的技术进步,提升佛山市在国内外口腔生物材料及器械领域的核心竞争优势,推动产业发展。

12.生物降解塑料及制品

本项目从事完全生物降解材料PBAT的改性以满足不同终端制品的需求。PBAT作为完全生物降解材料,可满足国家对塑料制品的环保要求,可广泛应用于一次性餐具、购物袋、快递袋、垃圾袋、农用地膜以及医疗和工业领域。本团队通过复合天然矿物质等材料对PBAT进行改性,根据终端需求优化其性能并降低成本。

13.新型齿科修复复合材料

据调查显示,我国口腔疾病患者治疗比例仍然处于低水平。修复率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价格因素,现时新型齿科修复材料的制备技术为发达国家垄断,所使用的大部分材料来自于这些发达国家,价格昂贵。随着人们健康意识及生活水平的提高,齿科修复行业将会有一个快速的增长,未来对齿科修复材料将会有一个极大的需求。因此研发出一种工艺可行、成本可控和临床可用的齿科修复材料对我国国民口腔健康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项目所研制的新型齿科修复复合材料是一种相互贯穿的两相材料(PICN)。陶瓷与聚合物的良好结合有助于提高力学性能,比常用的商用材料更接近原生牙本质的性能。齿科修复材料在商用前需要通过理化检验、细胞毒性实验(动物及人体细胞)、动物体外试验(亚慢性毒性)、临床试验。目前已完成并通过了除临床试验外其它检验工作,临床试验工作正着手推进。

14.环境类二噁英检测以及相关材料产品

本项目开发出一系列活性炭球以及硅胶、活性炭固相萃取柱等材料产品,主要用于环境中二噁英检测过程的吸附净化,并建立了二噁英检测分析平台,实现对环境中二噁英类物质的快速检测。

15.节点引擎:无代码自定义搭建项目管理系统

节点引擎:无代码自定义搭建项目管理系统,是目前团队主要研发方向,通过模块化常用功能模块,实现企业管理流程自动化搭建,打通数据与流程连接,提供企业管理易用、低成本的数字化工具包。节点引擎主要分为表单节点、流程节点、数据节点和智能数据四个模块。表单节点和流程节点可以快速搭建一个审批程序或者数据收集程序,根据业务需要可以实现业务流程梳理和数字化。

16.免编程智能专机机器人示教系统

基于团队自主研发的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软硬件平台,利用三维扫描相机、光幕等传感器件获取工件自身及机器人作业环境等信息,结合团队自主研发的机器视觉、轨迹智能规划、机器人远程操控示教、干涉检测等技术,以智能专机的形式实现工业机器人在相应细分领域内的运动轨迹自主规划,提高智能化程度,使得用户操作更便捷。

17.铜合金表面反应机理的产业化

广东正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致力于研究基于铜合金表面反应机理的稳定应用形式,主要产品为公司独创的MET-MC?铜斓着色系统下铜合金在各领域的应用定制。铜合金在水、气、酸、碱、微生物等不同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发生一系列的反应,产生不同状态的锈蚀。这种锈蚀常见于青铜器出土时表面的铜绿状态,青铜器是华夏文明中具有很高人文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媒介所在。随着科技的进步,关于铜合金的艺术表达形式反而缺少突破,通过研究铜合金表面反应肌理中不同元素的改变带来的不同反应结果,以此研发控制不同元素的装置和设备达到可控的反应结果,从而在不同的人文艺术领域实现其它材料不能实现的色彩及肌理的表达需求。

18.环保型加成型硅橡胶粘接用锚固剂的研究及产业化

加成型液体硅橡胶PC,PA锚固剂属中国首家产业化及销售,打破国外有机硅巨头垄断。目前正申请中国专利及PCT专利,产品符合国家政策,环保要求。加成型液体硅橡胶PC,PA锚固剂的使用可以提高硅橡胶与PC和PA粘接的生产效率,一体化成型制品,让员工获得更安全,无毒,无溶剂的工作环境。目前有国内上市公司在开展合作,如天赐,硅宝和新安等。市场前景,预计亿的市场份额。代替传统工艺,环保无毒无害,提高生产效率,打破国外技术封锁。该产品应用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电源模块,LED车灯,5G盒子等中的硅橡胶与PC和PA的粘接,解决了之前硅橡胶与PC和PA的粘接不牢的问题。

19.增材制造中金属粉末高效制备关键技术及设备

公司致力于新材料及应用领域,主要产品为公司独创的电弧微爆制备微细球形金属粉末材料(简称金属粉末)技术与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还包括核心技术的技术合作、技术咨询与技术转让。

公司将在技术源头创新的基础上,通过系统深入的应用技术研究,构建“电弧微爆制备金属粉末技术的高端装备、工艺研发、后处理、性能检测、推广应用和市场销售”的产业化体系,系统研究这一新型技术的技术规律,突破关键技术瓶颈,为该新材料制备技术和设备在我国金属粉末材料领域的成功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解决目前微细金属粉末制备过程复杂,加工设备昂贵和核心技术受制于国外的难题,推动增材制造、激光熔覆、热喷涂、粉末冶金、MIM和电子材料等新兴行业的快速发展。

扫码或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报名

罗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