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受疫情影响,全球一次性手套消耗量大增,美国一次性手套人均消耗量为每年只,中国一次性手套人均消耗量为每年18只。中国一次性手套使用的增量空间巨大。
全球一次性手套市场的需求量预计到年将达到亿只,~年的复合年增长率达15.9%,远超过疫情暴发前几年8.2%的复合增长率。
证券时报记者陈霞昌黄翔
淄博,位于山东省中部,南依泰沂山麓,北濒九曲黄河,西邻省会济南,东接潍坊、青岛,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淄博所辖的临淄区,公元前年即为“战国七雄“之一的齐国国都。20世纪20年代初,随着淄川、博山两地煤矿开发,淄博开始作为地域名称出现。年,淄博市正式设立,成为继济南、青岛之后山东第三座省辖市(地级市)。
年,齐鲁石化落地淄博,拉开了淄博市化工行业大发展的序幕。长期以来,淄博市以资源型城市和重化工城市出现在媒体和大众视野。年,以英科医疗和蓝帆医疗为代表的淄博手套企业在资本市场爆红,英科医疗当年更是以净利润增长37倍、股价上涨20倍,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而在企业积极扩产后,淄博一次性手套的产能更是直追全球老大马来西亚,并有望在短期内实现超车。
一次性手套产业为何能在淄博生根发芽?龙头企业如何在淄博发展壮大?淄博手套产业未来前景如何?证券时报记者近日走访了淄博市相关政府部门、产业链上下游公司,为读者寻找问题的答案。
深厚化工底蕴
夯实手套产业发展基础
“淄博手套产业能够发展起来,首先得益于淄博深厚的化工产业基础。”淄博工信局唐海军告诉证券时报记者,“自从齐鲁石化落地淄博以来,带动了淄博市化工产业的高速发展,培育了化工全产业链,并且培养了大批化工人才。制作手套所需要的原材料大部分也是化工产品。”
公开资料显示,齐鲁石化隶属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坐落于淄博市,始建于年,现已发展成为一家集石油加工、石油化工、煤化工、天然气化工、盐化工为一体,配套齐全的大型炼油、化工、化纤联合企业。齐鲁石化落地对淄博当地化工产业的带动效应相当明显。截至年年底,化工产业已成为淄博工业第一支柱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了上下游一体、门类品种较齐全、产品基本配套的产业体系,形成了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三大产业板块,聚烯烃、聚氨酯、氟硅材料、工程塑料四大特色产业集群。目前年原油一次加工能力万吨、乙烯产能80万吨、烧碱万吨、聚醚多元醇万吨、增塑剂70万吨,绿色制冷剂、聚四氟乙烯、甲乙酮、氯化亚砜、聚醚多元醇、增塑剂等产品产能居全国首位,近百种化工产品形成较大规模,综合竞争力居国内地级市前列。目前淄博全市化工生产企业家,从业人员7万余人。
但原料齐全只是埋下了产业萌芽的种子,并不意味着就会长成参天大树。淄博手套企业多年的积累和极强的市场化意识让企业逐步发展壮大。
“淄博手套产业最近两年能够冒出来,灵活的市场机制也是一大原因。目前手套龙头企业都是民营企业,对市场敏感度高,做什么类型产品,销往什么国家和地区,政府并不介入。淄博市政府部门也没有为手套产业制定专门的发展规划或者补贴计划。手套企业能享受到优惠政策,其他符合条件的企业也都能享受。”但唐海军强调,“在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政府会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年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大部分生产类型的企业因为疫情防控的要求停工停产,工人不能到工厂上班。但那个时候也是对防疫物资需求最大的时候。我们想尽办法帮助市内手套生产企业率先复工复产,让手套可以尽快生产出来交到医护人员手里。”
从原料到成品
“一站式”配齐生产关键环节
英科医疗和蓝帆医疗,正是唐海军提到的手套行业龙头企业,也是淄博市一次性防护手套生产规模最大的两家上市公司。疫情期间,两家公司股价一度大幅增长引发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