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雪清晨,张倍源在门口抖落雪花,早早地来到了他位于曲江的工作室。“我刚刚拿了二等奖。”张培源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就在前不久的第六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上,张倍源所创作的面塑作品《双喜》,在“匠人匠心”云竞技比赛中荣获了二等奖。活灵活现的陕北歌舞造型,让作品散发着浓浓的黄土热情和陕西魅力,征服了一众评审和观众。
街头走出的非遗艺术品
面塑,俗称捏面人。它以面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
从前,面塑艺人“只为谋生故,含泪走四方”,挑担提盒,走乡串镇,做于街头,深受群众喜爱,但他们的作品却被视为一种小玩意儿,不能登上大雅之堂。如今,面塑艺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受到重视。
年,莲湖精巧面塑技艺被列入“西安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陕西面塑最早的来源自唐中宗时期,当时的宰相韦巨源为庆官复原职之喜,摆烧尾宴。宴席之上,一组名为素蒸音声部的70份美如仙人的面食造型,便是我手上这件小人的雏形。”张培源介绍道。
作为非遗“面塑技艺”的第五代传承人,80后的张倍源,既是一个有着匠心传承的“守艺人”,又是一个敢于创新、连接时代地气的“新新非遗人”。
老手艺植入新基因
张倍源工作室摆满了大大小小的面塑作品,这几年,他捏过的面人超过件,最大的1.5米高,用了38斤面。最小的,则如一颗绿豆,玲珑精致。
很难想象,那些清晰的肌肉线条、栩栩如生的面部表情、灵动飘逸的仙仙衣袂,都是他用左手捏出来的。
“小时候调皮玩炮仗,伤了右手,没办法画画。”
张倍源没有停止他对艺术的追求,没办法画画就转攻面塑。年,张倍源去日本学习雕塑和动漫。这段留学经历,对张倍源的艺术观有了很大影响。
“在日本文化的本源中,我补齐了自己的传统文化知识体系的拼图。”
回国之后,张倍源曾向陕西、山西的多位非遗继承人,学习传统面塑的制作工艺。为了让作品更加生动,他开拓思路,积极创新,参考非遗“社火”中“芯子”的工艺,创造了更具有陕西特色的“芯子”面塑。
注入新鲜血液散发活力,但也要避免稀释了纯正传统的基因。
张培源的作品,丝路风情、神话故事,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屡见不鲜。更难得的是,他将动漫元素运用到捏面人的技法中,让这样的传统技艺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一个个面人造型变得时尚起来。
这几年,他的作品逐渐成为了各大博物馆、展览会上的常客,同时拥有着旅游纪念品和艺术品的双重身份,被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审美在不同的时间地点,毫无二致地接纳。
“面人张”的“粗中有细”
“所谓粗,是指不去精雕细琢,而是一气呵成;所谓细,是指作品中的生动的故事脉络和文化内涵。”这是这位地道北方汉子对面塑艺术的独到理解。
“一墨成画,一面成色”是“粗”的关键。
与南方不同,北方的面塑工艺讲究一气呵成、一步到位,拒绝增删修改再加工。因此手艺人脑子里的形象要非常清晰,不能含糊。根据所需随手取材,在手中搓、捏、挑、拨用牛角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塑成身、手、头面,披上发饰和衣裳,顷刻之间,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脱手而成。
而借助这些生动的人物形象讲述地域文化和历史故事,这便是“细”。让形而上的艺术内涵具象化,让历史穿越回现代的时尚生活中。
张倍源展示了他最近的新作品——十四运西安伴手礼之一。只见四位动漫风格的历史人物手持陕西特产,身骑长安四宝,化身运动健将,作品生动可爱。完美融合了历史文化和运动精神,还凸显了陕西的地域特色。
文化开启了对美的感知。
张倍源对人生、对艺术、对大自然都有独到的深刻见解,他把传统与现实有机的结合起来,尊重前人,又不落窠臼,不断从历史文化、从生活点滴中去汲取营养,将其体验和感悟,诉诸在这小小的面人身上。
传技不传意,传形不传神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为了便于学生理解,他用铁丝代替竹骨;为了使作品颜色更逼真,他用凡士林代替白油;为了让更多人了解面塑,他将面泥配方、刻刀制作工艺全部公开。追随他的多名学生,上至80岁下至8岁,都是热爱面塑技艺,热爱传统文化的人。
技是基本层面的技术,艺才是最高层面的创作。张倍源拒绝带着学生们临摹,他强调要引导学生们将自己的思考带进作品。遇到留学生学习,张培源也主张他们用面塑的技法和形式讲述自己国家的文化内涵。
所谓传承,不能只按照师傅的做,要培养原创的作者,不是培养生产工人。
超脱出作品那精妙的制作手法,张倍源追求的是更高层次的精神内涵。
“很多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是空白缺失的,把形式和工具当做艺术的本质,而忽视了文化内涵在艺术作品中的意义,认为面捏出来就叫面人,这是非遗传承的误区。”
从日本求学,到回国授课,张倍源始终致力于推广中国传统文化,不单要让面塑技艺在传承中创新,还坚持要在创新中赋予其时代的文化特色,这就是张倍源这些年一直秉持的“初心”。
面中有世界,手里塑乾坤。
在今天的文化现象中,非遗面塑艺术能够以它绝美的身姿倍受世人青睐,以其独特、完整的形象俏立于民间艺术之林,正是因为它注入了创作者不断进取的热忱和才思,以及时代的积淀和触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