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复合上胶量和涂布状态的理解
这么多年来看到太多的厂家在复合产品出现问题时(特别是外观和剥离强度低),第一反应是增加上胶量。大多时候增加了上胶量问题真的解决了。因此认为此前出现的问题是因为上胶量不够!
其实并非如此:真正通过增加上胶量解决了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增加了上胶量使得复合膜在通过热压辊时有了更厚更多的胶层可以通过热压使得胶层表面被热压的更加均匀,也就是相当于提高了胶水的涂布状态,相当于扩大了复合膜的粘接面积而提高了复合强度!外观问题的消除也是因为通过热压提高了胶层的涂布状态而解决的!如果我们在生产过程中,从一开始就把胶层尽可能的涂布均匀(这里涉及到粘合剂本身的流平性和复合工艺的选择,另外再探讨如何提高粘合剂工作液的涂布均匀性),那么不仅可以避免所要参加的上胶量,甚至还可以减少原来的上胶量。现在有经验的复合师傅和生产技术人员也已经发现了这一点。
增加上胶不能说它不是解决复合中问题的方法。但绝不是首先方法!因为简单的靠增加上胶量来解决问题,是在用几个问题风险去解决一个问题!如上胶量的增加除了会造成成本的增加,还有可能会加大溶剂残留超标的危险,会增加干燥不彻底或固化不完全的风险……等等
通过大量的试验数据和极少数厂家实际生产证明:在保证或提高胶水涂布状态的前提下,普通常温结构的产品干基量在1~1.5克/平米,耐温产品在1.5~2克/平米的上胶量基础上完全能够满足软包装复合产品的要求!所以希望日后如果出现气泡,白点,剥离强度低等常见问题,应该首先想到的是胶水的涂布状态是不是还有提高的可能!
以上看法仅供参考!(李功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