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本文摘编自《碳中和经济学》,中信出版集团出版)
文
中金研究院
保护地球家园、让生活更美好是每个人的心愿。消费是碳排放的终端,无论是
年前碳达峰还是年前碳中和的目标,都离不开消费端亿万民众的共同努力。在碳达峰过程中,企业可以在产品创新、提效降耗、环保减排、回收利用、共享经济、ESG发展等方面积极作为,有效提升绿色消费的规模效益,降低成本,提升品质与体验。
产品创新
产品创新可降低家庭能源消费增长率。中国家庭消耗大量电能、天然气和少量散煤,以满足家电运行、烹饪、取暖需求。年,居民用电亿千瓦时,对应碳排放量7.05亿吨(年中国清洁能源发电量渗透率31%);城市燃气用量亿立方米,对应碳排放量2.46亿吨;北方民用散煤用量0.6亿吨(主要用于取暖),对应碳排放量1.14亿吨。
居民用电量存在刚性增长,要根本解决居民用电的碳排放问题,就要促使风能、太阳能、水电等清洁能源发电成为主流,尽量减少煤炭发电。要缓解居民用电量的增长,还可通过提高家电能效标准实现。这又可以分解为新生产的家电,特别是空调、中央空调的能效水平提升;促进家电以旧换新,淘汰能效水平较差的旧家电。存量家电中,家电机龄越长,平均A能效标准越低,单台家电能耗越高。除空调能效外,还有很多家电产品不断在节能化方向推陈出新:变频技术可以提升空调、冰箱、洗衣机的能效水平,太阳能热水器可以缓解电网负担,冷凝燃气热水器的效率要高于普通产品,LED(发光二极管)灯替代节能灯、白炽灯,设计更加合理的取暖器替代设计不合理的取暖器。
提效降耗
生产环节的原材料损耗是影响碳排放的又一重要因素。我们用家具行业利用柔性生产等智能制造技术持续提升木材利用率为例,展望提效减碳的空间。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木材消耗国,近年来木材消耗总量持续增加,减少木材消耗、提升木材利用率成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一环。树木对二氧化碳具有很好的吸收作用,地球上一棵成年树一年可以吸收超过21.8千克的二氧化碳,中国林产工业协会和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近10年来中国木材消耗总量增长了%,成为全球第二大木材消耗国和第一大木材进口国,在每年的木材消耗中,家居家装领域的占比持续走高,其中人造板占比最高,为32.99%,实木类家具产品占比约为3%。
家居家装行业作为木材消耗大户,近年来为实现成本管控与低碳环保等目标,持续通过智能制造及柔性生产来提升木材利用率,目前部分头部定制家居企业的木材利用率已经提升到85%以上,极大地减少了木材消耗,有效助力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先进的柔性生产等智能制造技术,通过将微电子学、计算机和系统工程等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很好地解决了机械制造高自动化与高柔性化之间的矛盾,能够充分满足家居产品的定制化需求。该生产技术借助大数据、信息化软件,将尺寸不一的各类柜体,通过自动组合、运算、排版,出具最佳切割方案,进而再通过柔性化设备进行生产,减少家具生产过程中的材料浪费,提高木材利用率,减少树木砍伐。目前我国定制家居龙头如欧派、索菲亚等企业,均向柔性生产技术发力,实现了木材利用率的持续提升。
环保减排
生产环节带来的环境污染也是碳中和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这里,我们以日化产业和纺织服务产业为例,探讨排污与碳中和的关系及解决方向。洗衣液生产环节碳排放量较大,企业积极行动我国洗衣液消耗量大且快速增长,减少洗衣液生产环节碳排放成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一环。年,我国洗衣液市场规模约亿元,以每克约7.8元的单价进行测算,年我国共消耗洗衣液约.4万吨。年我国洗衣液的渗透率约为44%,与日本、美国的79.5%、91.4%相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预计我国洗衣液市场未来5年将以13.6%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快速成长,并在年实现亿元的市场规模,对应.1万吨的洗衣液销量。
据碳阻迹公司的数据,在洗衣液生产环节,1吨洗衣液将释放约0.67吨二氧化碳,我们估算年我国洗衣液生产共产生碳排放量.8万吨,年将产生碳排放量.2万吨。由此可见,随着洗衣液消耗量持续快速增长,采用绿色环保配方、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将成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方式。
在全球企业与消费者环保意识崛起的背景下,近年来全球日化巨头不断推出环保型洗衣液,与传统的以石油衍生品为原料相比,环保型洗衣液主要以纯天然植物性成分为主,能够有效降低生产与使用过程中的碳排放量。
汰渍作为全球知名的衣物护理品牌,推出了一款天然植物配方洗衣液Purclean,这款洗衣液中的植物性原料占比达到75%,在保持较好的清洁性能条件下,大量减少了石油衍生原料的使用。
第七世代是在全球范围内广受欢迎的环保品牌之一,是雨林联盟与森林管理委员会的认证伙伴,其推出的FreeClear洗衣液中生物和植物基成分占比高达97%。
展望未来,我们坚信浓缩洗衣液的推广将有助于推动行业节能减排。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发布的《浓缩洗涤剂生命周期评估》表明,若我国全部消费者都使用浓缩洗衣液,那么能够在生产、运输中减少碳排放.72万吨,节省电能耗用85.67亿度,并在消费者使用过程减少洗涤废水排放量.11万吨。
纺织服装龙头企业节能减排先行。
纺织生产过程中耗用的主要资源是水;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源于生产过程的能源消耗,包括直接排放(天然气和煤等)和间接排放(电力和蒸汽)。在各生产流程中,面料生产是能源消耗的主要环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废弃物为废水、废气、固废等,其中废水、废气主要产生于印染工序。
纺织制衣龙头企业申洲国际凭借依序推进的环保改造使之对环境更为友好,通过努力促进水资源和各类能源利用效率的进一步提高,降低生产对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推行全过程的清洁生产,以确保最终消费产品的环保性。
从排污角度看,公司重视污染物的全过程控制。在确定合作供货商时,会对原料环保性予以重视;各生产部门持续改进生产工艺,力求提高工艺上的环保性;优化能源结构,逐步增加对清洁能源的使用;适时更新旧设备,通过引进更加环保、低耗的先进设备以减少资源的消耗量和污染物的排放量;在污染物的末端处理上,严格遵守政府的相关规定,确保合格排放。公司计划继续加大力度减少单位废水和废气的排放,预计年的单位废水排放量相比年减少约35%。
从耗能角度看,目前申洲国际在宁波的工厂已全面使用天然气作为基础燃料,有效降低了对大气环境的不利影响。年天然气消耗总量为立方米,较上年同期增长61.44%;同年生物质及煤的消耗总量为770吨,较上年度下降了16.15%。
回收利用
回收利用是居民、政府、企业都要参与进来的闭环,需要企业与政府政策措施的相互配合。本节分别从产品包装优化与回收、快递包装再利用等维度进行论证和阐述。产品包装层面,优化包装是促进回收利用的第一步,生产企业的积极参与是促进回收利用的要素。老旧产品回收方面,以回收与换新均能减少碳排放的家电行业为例,重点从消费企业角度进行分析。快递包装的再利用也需要相关企业的积极参与。
优化包装是促进回收利用的第一步。
降低塑料使用增长率是重要的减少碳排放的手段。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测算,如果塑料产量增长率从4%降至2%,那么塑料制品在年的预期碳排放量可以降低56%。近年来新型可降解塑料产业发展迅速,如果能在消费品包装中广泛应用,则能够达到降低消费端带来的碳排放的效果。
优化包装的另一个层面是减少过度包装。白酒行业一直以来面临过度包装的问题。近年来,随着企业和消费者的理念逐渐转变,光瓶酒逐步取代盒装酒,玻璃瓶和仿陶瓷样式的玻璃喷釉酒瓶逐步取代传统陶瓷酒瓶成为白酒包装的新趋势。过去5年间,光瓶酒市场规模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20%,我们预计未来5年光瓶酒市场规模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可达15%。光瓶酒对盒装酒的替代有望促进白酒包装简约化,减少外包装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相比陶瓷瓶,玻璃瓶回收过程中碳排放较低,因为被回收的碎玻璃的熔化温度低于用原材料新制玻璃所需温度,并且易于重新造型。
生产企业的积极参与是促进回收利用的要素。
废弃物回收再利用是减少碳排放最直接的手段之一。回收过程产生的碳排放量,通常远小于重新制造和垃圾填埋所产生的碳排放量。研究表明,根据材料的不同,每回收1吨垃圾可以减少最多达8.1吨的碳排放量。同时,根据材料的不同,即使对于塑料这个单一品类,分类回收也能显著提升垃圾回收效率,增加垃圾回收所减少的单位碳排放量可达50%~%。
家电的加速更新有助于改善存量家电的能效水平,需要家电企业的积极推动,并配合国家政策的鼓励。旧家电中不仅包含有色金属、橡胶,部分还存在铅、汞等有毒有害物质,若处理不当会产生大量环境污染物质。
我们估计,截至年末,中国冰箱、洗衣机、空调、彩电保有量中使用年限达到9年以上的产品分别占11%、21%、9%、20%,对应总量约为3.3亿台。老旧产品生产年份久远,采用当时较低的能耗标准,单台能耗会显著高于新品。
软饮料企业积极作为,更多参与回收再利用过程,有望提高PET瓶循环利用效率,从而减少碳排放。我国软饮料瓶需求量大,经济效益有效驱动了高回收率。目前我国软饮料行业主要使用一次性PET包装,每年PET瓶消耗量大,根据化纤信息网的数据,年中国软饮料PET瓶总需求量为万吨,—年保持稳健增长。根据中国饮料工业协会的数据,年中国PET瓶回收率超94%,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主要原因是PET瓶回收再加工用途广,具备较高的回收价值,而经过几十年发展,中国已初步建立起一套以经济效益驱动的软饮料PET瓶回收体系。存在的问题有回收体系相对粗放、再利用技术和效率待提升,以及再生产品待提升等,未来仍有较大改善空间。
农夫山泉计划每年收集和回收万桶不再使用的19升包装瓶,经回收企业再利用制造成塑料产品。此外,国际软饮料巨头近年来也开始重点提倡减碳行动,各企业均规划未来使用更多的再生PET生产制造饮料包装。
国内米面油包装主要为PET瓶、塑编袋,当前回收率较低。分产品看,根据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再生塑料分会、中国包装联合会、欧睿的数据,我们测算年国内食用油PET瓶回收率约为83%,低于欧洲的85%、日本的93%;年国内米面塑编袋回收率约为24%,而欧洲、日本这一回收率分别是42%、47%。米面油包装回收率较低的原因多样,包括多种塑料包装混杂不易分拣,包装中残余产品交叉污染使回收处理成本高,以及国内回收体系尚未完善等。企业的积极参与有利于回收率的提升。
快递包装再利用
在快递包装上下功夫。在消费者感到快递越来越便利的同时,快递包装给城市清运以及环境保护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快递包装目前存在几个问题:回收率低(不足20%),二次包装和过度包装问题重,可降解塑料利用率低。
解决方法是,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控制快递包装的使用量,目前的主要措施是“3R”“1D”。“3R”指的是包装减量(Reduce)、重复使用(Reuse)和回收利用(Recycle),“1D”指的是可降解塑料(Degradable)。包装减量,指在确保包装保护功能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包装材料的体积和重量,节省资源消耗,如电商快件减少二次包装(到年要求%不进行二次包装),采用智能包装算法提升包裹填充率等。
重复使用,指对包装材料进行最大限度的再利用,从而减少一次性材料使用,例如循环快递箱和循环中转袋。邮政局统计,年投入使用万个循环快递箱,循环中转袋使用率达75%,预计到年可循环快递包装应用规模达0万个。
回收利用,指将废旧快递包装材料回收后进行再生产加工变为新的快递包装材料,例如瓦楞纸回收再造纸浆。
可降解塑料,指利用可降解塑料替代一次性塑料,目前比较推崇的可降解材料是以植物淀粉为原料的淀粉基塑料和聚乳酸。
共享经济
共享经济赛道作为近两三年的创业热点,新兴模式层出不穷。共享雨伞、共享玩具等渐渐销声匿迹,共享单车作为代表性项目热度也早已衰减,而曾经默默无闻的共享充电宝却已遍布大小商场。在共享这一经济形态背后,是租赁的生活方式和共享的生活理念。共享经济中,生产力与消费需求得到了更有效的匹配,因此更加节省资源,为低碳经济做出了贡献。
以共享充电宝为例,它减少了消费者购买充电宝的需求,因此节省了生产过多充电宝产生的碳排放。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截至年上半年,我国共有手机网民9.32亿人,如果没有共享充电宝,极端情况下人手保有一个充电宝,按照平均3年的换购周期来算,则年均充电宝消费量在3亿台左右。根据艾瑞的数据,年共享充电宝的用户规模达到近2.5亿人,交易规模近80亿元,则人均支出为32元,按照当年次均付费1~1.5元计算,则用户年均消费20~30次。参考行业数据,市场上每台共享充电宝每天被借出0.8次,则目前存量的共享充电宝数量在0万~万台。
除了共享充电宝外,还有许多其他共享经济因切实地以更高效的手段满足了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所以节省了不必要的生产环节,为减少碳排放做出了贡献。如共享出行、共享办公、共享自习室等。
各种共享模式把原本分散化、个性化的需求集中起来,除了减少了无谓的生产量之外,还因规模效应提高了生产效率,可以实现更为低碳、可能需要更大前期投入的生产模式,因此对减少碳排放的作用被进一步放大。
如WeWork(共享办公企业)将办公地点首选在地铁站附近,鼓励员工低碳出行;对所有会议室空间实行智能系统预订制度,鼓励大家远程会议,减少非必要的碳排放;所有办公用品在尽量数字化的同时选用可再生材料等。未来随着更多共享需求的开发、模式的创新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相信社会生产将向更低碳节能的方向演进。
ESG发展
ESG是环境、社会和治理的缩写,是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