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块同类或不同的固体,由于介于表面之间的另一种物质的作用而牢固地结合起来,这种过程称为粘接。介于两块固体表面间的物质称为胶黏剂,被粘接的两块固体则称为被粘物。为了使被粘物和胶黏剂形成良好的粘接接头,必须研究胶黏剂与被粘物之间发生的物理和化学变化,从理论上进行解释,以指导粘接实践。
水性聚氨酯金属、玻璃、陶瓷等的粘接:
金属、玻璃等物质表面张力很高,属于高能表面。在PU胶固化物中含有内聚能较高的氨酯键和脲键,在一定条件下能在粘接面上聚集,形成高表面张力粘接层。一般来说,PU胶黏剂中极性基团含量高,胶黏层坚韧,能与金属、玻璃等硬基材很好地匹配,粘接强度较高。
含NCO基团的胶黏剂对金属的粘接机理如下:
金属表面一般存在着吸附水(即使经过打磨处理的金属表面也存在微量的吸附水或金属氧化物水合物),NCO与水反应生成的脲键与金属氧化物之间通过氢键螯合形成酰脲-金属氧化物络合物,NCO基团还能与金属水合物形成共价键等。
在无活泼NCO场合,金属表面水合物及金属原子与聚氨酯中的氨酯键及脲键之间产生范德华力氢键。金属表面成分较为复杂,与PU胶之间形成的各种化学键或次价键(如氢键)的类型也很复杂。
玻璃、石板、陶瓷等无机材料一般由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钙等成分构成,表面也含吸附水、羟基,粘接机理大致与金属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