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一场由机器人主演的戏剧在东京上演。
在此之前,《罗素姆万能机器人》于年在布拉格首映并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轰动。该剧由卡雷尔·恰佩克创作,作品中创造了“robot”(机器人)一词。这个词源于捷克语的“robota”,意思是“苦力”。恰佩克的机器人原本是为它们的人类主人服务的,但后来获得了意识并开始反抗,很快杀死了地球上的所有人类。在该剧的最后一幕,机器人表明,它们和我们一样拥有情感。观众则陷入了思考,它们未来会不会具备繁殖能力?而繁殖能力是区分机器人和人类的唯一标志。
这场戏剧让北海道帝国大学(位于日本北部城市札幌)40岁的海洋生物学教授西村真琴(MakotoNishimura)深感不安。西村后来在一篇报纸文章中解释道,他之所以感到不安是因为该剧令人信服地描绘了“一个有悖常理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类被机器人支配”。他认为,以人类为原型但以奴隶为目的设计出机器人,意味着人类原型本身(也就是我们人类)也是奴隶。对于西村来说,他更担心的是人类与机器人之间的斗争是一种违背自然的反常现象。
如果没有在自己的世界里亲眼目睹这种幻想变成现实,他也许还不会因为一部小说感到如此沮丧。他熟知早期欧洲和日本的自动装置,那是一些为了展示自主行为而设计的机械人物。这些神奇的机械中有一些表现出了卓越的创造能力,如演奏乐器、绘画、书法写作或射箭,而其他机械执行的是一些简单且不需要动脑的任务。后者正是让西村感到困扰的问题。
到19世纪末,世界上还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蒸汽人”——由内部蒸汽机驱动的可行走的仿生人(后来的模型则由电动机或汽油发动机驱动),它们甚至可以拉动马车或花车。这些“蒸汽人”中有很多都是美国开发的。20世纪初出现了机械护士、机械选美皇后和机械警察,西村在他的著作中还提到了机械接待员、机械船舶操作员和机械交警。年到年间,西村居住在纽约市,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这期间他可能见过部分这类机器。
从我们的角度来看,这些机器与其说是工作设备,不如说是新奇事物,而对于西村来说,它们可以执行有效劳动的潜力令人信服,就像我们现在看待如今的人工智能和新型机器人一样。作为一名科学家,他目睹了在实验室里制造人造细胞的实验,这更坚定了他的想法:终有一天,机器人会在地球上繁衍生息。不过,它们会是什么样的机器人?它们与生物上的人类又会有什么样的关系?
在西村看来,机器人或任何技术的特性都取决于其创造者的意图。拉车仿生人、蒸汽驱动的仿生人背后的创作意图是创造出能被其人类主人奴役的工人。在西村看来,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出现戏剧《罗素姆万能机器人》中那样注定要反抗的被剥削的底层阶级。
由于害怕出现他所描绘的人类“被其创造巅峰摧毁”的情景,西村决定进行干预,希望能改变历史进程。他的解决方案是创造一种不同类型的机器人,一种可以赞美自然、彰显人类最崇高理想的机器人,它不是奴隶,而是人类的朋友,甚至是一种能鼓舞人心的模型。年,他辞去教授职务,搬到大阪,开始建造他理想中的机器人。
西村的发明是对一款特殊的机器的直接回应,那就是西屋公司年首次亮相的Televox。Televox是一款笨重的机器人,外形有点像灵长类动物,其设计目的是用来接听电话。它证明了西村所害怕的一切。创造这样一个奴隶般的机器人,不仅目光短浅,而且与科学家西村所设想的自然规律背道而驰。这是一件可憎的事。
关于西村决定制造机器人,有一点令人好奇,那就是他既不是工程师,也不具备机械或电气系统方面的专业知识。他是一名海洋生物学家,拥有植物学博士学位。第一次看到恰佩克的《罗素姆万能机器人》时,他正在完成一篇关于北海道东北部寒冷的阿肯湖特有的马里莫水生苔藓球的细胞学文章。
不过,正是生物学背景激发了西村的灵感。虽然他是进化论的狂热拥护者,但他对“适者生存”的观点持怀疑态度,并且厌恶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说辞,这些花言巧语造成了人类之间的相互竞争。相反,他认为“互助”是推动进化的关键动力。他声称,协作才是自然的核心动力,一个人(或一个物种)的成功会带来广泛惠益。
“如今,人类的进步是以‘征服自然’为框架的。”西村在年出版的《地球之腹》(Earth’sBelly)一书中如此写道(该书详细描述了他的自然哲学)。“这种胜利并没有反映出对自然界的敬畏,反而更多地激起了人类之间的斗争。”关于人类社会,他又力陈:“我们不能忽视的一个事实是,人类通过合作才实现了文明。”
对进化和自然等级的理解,给西村对机器人的看法带来了深远影响。这使他与塞缪尔·巴特勒(SamuelButler)、H.G.威尔斯(H.G.Wells)和恰佩克等欧洲作家分道扬镳,后者偏爱“适者生存”模式,并假定仿生人机器的成功将给人类带来厄运。西村则坚持认为,如果机器人被设计成鼓舞人心的模型而不是奴隶,那么有血有肉的人类就能够从机器人的进化中受益。
西村创造的“机器人”确实是令人敬畏。想象一下,一个巨人坐在镀金的基座上,双目紧闭,似乎陷入了沉思。它的左手拿着一个水晶灯泡,缓缓将其举到空中。就在灯泡亮起的那一刻,巨人睁开了眼睛,仿佛有了某种顿悟。它似乎对自己的灵光一现感到满意,微笑了起来。很快,它又把注意力转移到面前空白的纸上,它开始写作,热切地记录着自己的新发现。
西村拒绝称他的发明为“机器人”。相反,他把它命名为“Gakutensoku”,意思是“从自然规律中学习”。他认为,他创造的是一个新物种的第一位成员,其存在是为了扩展我们的知识视野、激发生物人类并推动人类进化。西村在日语片假名中将这一词语译为“学天则”,也是用于指代生物有机体的科学名称的日语。西村设想的是未来的学天则会不断发展,变得更加复杂。
长久以来,历史学家和机器人专家们一直很好奇学天则是如何运作的。完工仅几年后,这台机器就神秘地失踪了(稍后将详细介绍),仅存几张原始设计的照片。我们只能通过西村年写的一篇文章窥见其内部运作方式。作为一位有才华的作家,他常常为了引人入胜的散文和诗意表达而牺牲技术细节。
学天则的主要机械装置是由一台空气压缩机启动的。据推测,压缩机是用电驱动的。气流由装有销钉的转鼓控制。当这一装置被激活时,销钉就会打开和关闭许多橡皮管上的阀门,这些橡皮管将空气输送到学天则身体的特定部位,并使其移动。与经典的自动机的机制类似,转鼓上的销钉的排列实现了运动顺序的基本设计。与传统的自动机不同的是,只有销钉和转鼓是机械的,其余的装置是气动的。
西村竭力在他的机器中呈现“自然性”。正如他在文章中所述的那样,他试图尽可能地减少在“学天则”身躯中使用金属,“超越机械式的外观”,减少“锡罐”身体发出的嘈杂声响和笨拙的行动。只有机器人的“骨架”是由金属制成。他使用了橡胶来制作机器人的软组织部位,橡胶的弹性“使动作更加自然、流畅,没有任何强迫动作的感觉”。此外,与依赖蒸汽的“美国机器人不同”,学天则是通过压缩空气运动的,西村认为这是一种更“自然”的动力。他说他是从演奏“尺八”(日本传统竹笛)中获得了灵感,产生了利用气体力学的想法,并对气流的差异进行了实验。通过改变气流和使用弹性不同的不同种类的橡胶,西村实现了复杂的分层运动,他说:“就像在一个大气流波中有一个中等大小的气流波,中等气流波里还有一个小气流波。”
对西村来说,学天则最重要的特征是它表达人类情感的能力。这依旧是仔细调节流经橡胶管的压缩空气的结果。让压力长时间作用于外眼角和嘴角,它就会微笑。轻微的气流作用于颈部的一侧,会使它的头部倾斜,作沉思状。西村对这个结果很满意,他写道:“与美国的机器人相比,只有我们的‘机器人’有表达能力。”
不过,吹向学天则面部的气流一旦停止,它的面部表情就会突然令人不安地崩塌。西村和他的团队不得不发明一种装置,让空气压力逐渐释放,他们将其描述为“在一根旋转轴上排列的多个疣状凸起。在进行了这种修改之后,学天则的表情才不再像个疯子。”
西村强调了他的“机器人”的结构与真正的人体解剖之间的相似性。比如,他声称,在学天则体内循环的压缩空气与血液的功能类似。人类通过食物获取能量,并通过循环系统来输送能量。西村说,机器人的方式也类似。它们获取电能,然后通过在橡胶管中流动的压缩空气,将这种能量输送到身体的不同部位。
西村对生物启发设计的浓厚兴趣有时也将他带向了哲学语义学。“人类从母亲的子宫中自然获取能量,而机器人从人类那里获得能量。”他在《地球之腹》中写道,“因此,如果人类是大自然的孩子,那么机器人就是由人类的手所生,它可以被称为大自然的孙子。”
年9月,学天则在京都一场庆祝昭和天皇(即裕仁天皇)加冕的展览上首次亮相。几年后,西村在《地球之腹》一书中回顾了这场展览,他说学天则让观众们惊叹不已。虽然它有3米多高,但观众还是认为“它看起来比许多面无表情的人更像人类”。第二年,学天则开始进行巡回展出,曾到过东京、大阪和广岛,也曾在中国和韩国展出,它“要从早上6点工作到晚上8点”,跟观众见面。日本、中国和韩国的报纸均报道了这一展览,并在报纸上刊登了这位温和的巨人的照片,因此,即使是没有亲眼看到它,人们也能对它的样子有所了解。
之后,学天则消失了。
西村本人从未解释过到底发生了什么。在年发表的一篇采访中,西村真琴的儿子西村晃(KōNishimura)说,学天则是在20世纪30年代前往德国的途中消失的,但学天则消失时西村晃还只是个孩子。经考证,学天则的确曾去过韩国和中国,但我并没有找到它被送往德国的记录。即使西村晃说的是实话,我们也无法确认它到底消失在何处或是被谁带走了。
尽管学天则神秘地消失了,但是它对日本流行文化和机器人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动画师制作了大量宣传漫画,把机器人描绘成了鼓舞人心的英雄,用它们的超能力帮助人类。20世纪50年代,手冢治虫的《铁臂阿童木》巩固了机器人作为情感成熟的救世主的形象,对其他生物的同理心驱使着它拯救其他生物。虽然没有证据表明手冢是否知道学天则的故事,但他在西村真琴曾于战时生活和工作(当老师)过的大阪郊区长大。
年,学天则的形象出现在了一部名为《帝都物语》(TeitoMonogatari,有时被译为《东京:最后的超级都市》)的科幻电影中,它在这部电影中帮助人类打败了一个恶魔。西村真琴于年去世,享年72岁,在这部电影中,他的儿子——著名演员西村晃饰演他。这部电影也启发了几本书籍和电视节目探讨日本机器人的起源。年,日本天文学家发现了一颗小行星,并将它命名为“学天则”。
接下来我们说一说学天则对日本机器人的影响。首先,许多机器人制造者都遵循了一个基本理念——机器不是与自然对立的,而是自然的一部分。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制造的机器人的设计特点有许多与西村所描绘的特点类似——倾向于运动的时候没有声音和使用气动技术;强调机器人“皮肤”和“脸”的手感;最重要的是,